大陸富人>窮人+中產?網友:反正我不信

人氣 24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佈2011年城市藍皮書,稱中國城市合理貧困線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間,城鎮貧困人口數約為5000萬人,城市中等收入者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但中國各大媒體紛紛發文,反駁質疑這兩組數據,認為廣大民眾 「被脫貧」「被中產」。

8月3日,中國社科院發佈《中國城市發展報告 No.4》,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鎮人口總數約為6億2千萬人,其中貧困人口約5千萬人,占城鎮人口總數大約8%。

報告指出,中國城市貧困人口數量自20世紀90年代後就呈現不斷上升趨勢。物價的不斷上漲、社會保障措施的不 力、房價的頻頻攀昇、就業形勢的嚴峻、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使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陷入相對貧困之中。

城市7%-8%貧困人口?網友:反正我不信

對於這一數據,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認為「顯而易見保守」。他指出,5000萬隻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6.6億城鎮人口的近8%,中國城市中只有7%-8%的人是貧困人口,這個估計恐怕過低。

陳淮指出,在前20年,溫飽標準叫貧困,但現在不完全一樣。不足以滿足自己基本生活需求,都可以歸於貧困,比如醫療保障、孩子上學。計劃經濟下 主要人群的收入水平聚集在平均值周邊,但近年低於中值線的人口在增加,這也是貧困化的重要因素。

四川在線評論文章稱:中國城市中只有7%-8%的人是貧困人口,讓誰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據悉,城鎮貧困人口占比8%的統計意味著中國城市的貧困問題遠遠好於美國。按照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字,2009年,美國大約有4千360萬人生活在聯邦政府設定的年收入2萬2千美元貧困線下之下,貧困人口比例為14.3%,幾乎是中國城市的兩倍。另外,8%這個比例也遠遠好過英國、德國、法國和瑞典等其他發達國家政府公佈的本國貧困人口比例。

多年來,中國貧困線的低標準一直備受詬病。南方都市報引述曾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提案指出,太低的貧困線讓過億居民人為「被脫貧」。2011年3月,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中國的「貧困線」標準將肯定上調。

南都文章稱,調高貧困線標準,意味著貧困人口的數量將更加 龐大,但調高與否並不直接影響人們的切實生活感受———調與不調,貧困的感受都將依舊,而最真切的疼痛感也永遠來自個案體驗。「吃飽飯」已經不能再成為炫 耀或者衡量的標準,教育、醫療以及基本的社會保障都是最起碼的人類生活底線需求。

諷刺的是,8月3日,有媒體統計各省、市、自治區公佈的經濟半年報後發現,今年上半 年,29個省市區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了10%,31個省市區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贏」了CPI。同一天看到這樣一組反差如此強烈的數據,令人 恍如隔世。沒有誰有權去怪責網友的不適應,因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的想法,可能已經不是個別人的個別判斷。

中產占城市人口37%?網友:別當真

藍皮書指出,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間,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規模年均增長3.8%。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

西安晚報評論稱:成為中產,應該是值得高興和光榮的事,而近4成人躋身中產行列的「結論」卻不招人喜歡,很多人感覺是「被中產」了。中產成為一個娛樂詞,別當真。

中國青年報評論文章稱:當前大多數中國式中產的心理特徵——「雖然擁有自己的房產,但卻因此背上沉重的還貸包袱,生活質量大幅下降,不敢輕易更換工作,不敢娛樂、旅 游,擔心生病、失業,更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身體有了著落,心卻失去了安全感。」到底是「躋身中產」,還是「瘦身中產」?數字讓人犯糊塗。

紅網評論文章:月收入低於2000元是中產? 9成普通勞動者,月收入低於2000元,請問,這也是中產?說實話,在物價步步攀昇的大背景下,在大城市裡,吃飯、交通、房租都有點力不從心,戴上中產的高帽子,豈不是自欺欺人。

千龍網:真實的中產是不能靠嘴說上去 的。有人給我國中產定的標準是人日均消費2美元,按現在說就是每天消費13元人民幣,在物價非常高的今天,13元也就維持一個溫飽。按這個標準算,我國城市確實應有2.3億人實現了中產,但這樣的中產不過是「豬皮摸嘴」的自欺欺人。

「富人>窮人+中產」被時代怪象

37%的中產階級加上8%的貧困人口,中國的富人的比例則相當於佔據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中國網評論文章稱:無論在哪一種社會狀態中,無論古今中外,富有階層都是「少數群體」,但在社科院的藍皮書中卻成了「多數人」,荒誕到一個令人無語的程度。如此「富人>窮人+中產」的弔詭不等式,足見所謂「城市藍皮書」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如何低迷。

有評論認為,「被時代」,多出「被脫貧」「被中產」不足為奇。一部份群體「被脫貧」,就會有另一部份群體「被中產」,這是一個漸進的必然。

(責任編輯:薛飛)

相關新聞
專家:中共腐敗鏈中 中介日益興旺
張若漁 : 粉飾太平的失業率
社科院報告:中國4成中小企業倒閉
千億熱錢流入香港 專家:恐種重大禍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