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樂觀 美QE3或成救命草

【大紀元2011年09月15日訊】(新紀元周刊240期,記者王樺報導)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消費者購買支出太弱,因此,企業也不太願意僱用員工或增加投資。許多人也明指,美國經濟的低迷不是僅靠貨幣政策就能解決的,當前美國經濟並不缺乏流動性,更多是信心的缺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任主席拉伽德(Christine Lagarde)在上月底全球央行會議上感觸良多地說,世界經濟已經處在「新的危險階段」。如今,經濟形勢變得愈發不容樂觀。IMF和著名投資銀行花旗、瑞士銀、高盛、巴萊克等普遍下調了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成長率。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雖然在央行年會演講中沒有提及「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訊息,但幾近停滯的美國經濟始終讓市場的期待難以降溫。

美聯儲的政策制定委員會決定於9月20日和21日召開會議,特地安排額外的一天討論非常規貨幣政策。

景氣低迷 QE3成救命稻草

國際貨幣基金IMF、白宮管理暨預算局OMB紛紛下調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的2.7%調到1.6%。雖然美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亞伯拉罕(Katharine Abraham)仍表樂觀:「我們不預期會出現二度衰退。」但IMF認為美聯儲應當為採取非傳統手段來維持經濟發展。伯南克在央行年會上也強調:美聯儲已準備好利用適當工具以更有力地促進經濟復甦。

就在伯南克講話前不久,美國商務部修正經濟增長報告顯示,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僅增長1%,低於此前宣佈的1.3%和市場的平均預期1.1%;美國私人經濟諮商局公佈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44.5,遠不及經濟學家預期的51.5及7月高達59.5的相應數值。標普╱凱斯-席勒全美第二季房價指數與一年前相比下跌5.9%,顯示房地產市場仍困難重重。

被視為美國經濟救命稻草的QE3,似乎也是各界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復甦信心的試金石。美聯儲上月26日的股市表現即可明證。當天全球央行例會上,伯南克沒有提到市場期待的QE3後,紐約股市三大股市指數齊齊下挫超過1%,但由於伯南克表明美聯儲在必要時會採取措施刺激經濟增長,投資人消化資訊後逐漸恢復信心,三大股指在收盤時分別上漲1.21%、1.51%和2.49%。

嚴峻的經濟形勢使一派市場人士相信弓已上弦了,美聯儲會於9月推出QE3。高盛則認為可能2012年之初成行,並表示美聯儲實施進一步的寬鬆政策作法,一是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二是重組所持有的美國國債平均期限。

已過兩輪 QE3爭議多

美聯儲如果要推行QE3,目前高通貨膨脹率肯定是障礙。美國過去12個月的通膨率是3.6%,而且呈現加速上升的態勢。美國公佈的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0.5%,超出此前預期的0.2%。

QE3一旦實施,意味著美國又將啟動印鈔機,對原已過剩資金的流動性而言,等於又新增活水,提供全球金融市場投機炒作的資金來源。特別是在新興市場資產泡沫已然成形的當下,QE3勢必會加速泡沫破滅的腳步。

此外,QE3所創造出的龐大美元貨幣供給,將進一步壓低美元匯價。如此一來,以美元計價的全球大宗物資、糧食及能源等商品價格將應聲而漲,全球通貨膨脹的壓力也會升高,無形中將會加大全球經濟復甦的難度。

尚且,檢討實際經濟數據表現,在第一輪及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實施後,美國經濟復甦力道依舊疲弱、失業率也未見明顯改善。

從政治面來看,美聯儲再次使用QE3的顧慮也多。今年6月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激起了美國政治風暴。共和黨指責美聯儲將財政揮霍貨幣化;外國官員認為這是犧牲美國貿易夥伴利益為代價促使美元貶值。美聯儲無力再次忍受這樣的指責。

信心不足、政治歧見是癥結

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消費者購買支出太弱,因此,企業也不太願意僱用員工或增加投資。英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亞洲總經濟師關家明指出,美國經濟的低迷不是僅靠貨幣政策就能解決的,當前美國經濟並不缺乏流動性,更多是信心的缺乏。

關家明接受媒體採訪時相信全球經濟不會二次衰退。因為此次主權債務危機沒有08年危機猛烈。上次中央銀行和政府不知道如何應對,而此次不同,借貸情況、規模都清楚;這不是某個私人部門債務,而是公共部門的債務。

臺灣經濟研究院陳淼也指出,美國經濟問題不在實質面,是在於「信心不足」,導致投資人杯弓蛇影,一點風吹草動就足以掀起美國股災。

全球央行會議上,很多央行行長都認為此時是財政政策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包括伯南克在內。但當今的局勢,不僅是金融問題,沒有政治上妥協,財經專家是無法獨自解決問題的。

例如高懸的歐債危機,歐洲政客需要創造一個新的金融系統,更需要高度融合的財政聯盟,不然現存的歐元區將四分五裂。

伯南克此回年會上也批評美國國會,政客們應該多關注財政議題,同時為經濟軟著陸提供緩衝空間。奧巴馬正忙於就業計畫,而各黨派對削減快到期的美國薪資稅之類議題,還沒達成一致看法。目前沒有預兆表明美國會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

本文轉自240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42/9829.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高安處長與「美國企業與經濟研習營」學員座談
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急速放緩
經濟學家:美國必須更加努力削減赤字和債務
程曉農:美債危機不會動搖美國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