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戳破中資企業假帳泡沫的西方人

葉淑貞編譯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24日訊】一些機靈的西方投資者,發現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普遍有造假帳的問題,於是順水推舟,以空頭的姿態,放空中資公司股票,大賺一筆。這些人甚至發表自身的研究報告,揭發中資公司的種種造假惡行,引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

超過百家的中國企業,以「反向購併」及造假報表的作法到美國上市。幾位「空頭」投資者鍥而不捨調查,發現中國公司國內數據與在美國上報數據存在嚴重差異,除了以空頭的姿態放空中資股票,大賺一筆之外,並發表研究報告,揭露中國企業在美國會計舞弊圈錢的非法行為。

這些空頭分散各地,從德州的農村到加州,甚至澳大利亞。他們是這些中國公司市值蒸發超過210億美元的催化劑。在假帳醜聞曝光後,這些中國公司股票價格大跌,一些著名的投資者損失相當大,包括對沖基金經理保爾森(John Paulson)和前AIG首席執行官克林柏格(Maurice Hank Greenberg)。

在此之後,一系列的中國公司被美國交易所解除上市資格,投資者提交集體訴訟,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進行調查。以下是《路透社》報導的五個最突出的「空頭」。

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
35歲/香港及美國西岸
網站:www.muddywatersresearch.com

在這家渾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全職僱員。自從六月初布洛克指控多倫多上市的嘉漢林業(Sino-Forest Corp)欺詐之後,嘉漢市值已經下降了超過60%(或超過25億美元)。他所發佈的研究也引發了東方紙業(Orient Paper)、綠諾國際(RINO International)、中國高速頻道(China Media Express)和多元全球水務(Duoyuan Global Water)等公司股票的暴跌,這些公司大約已經減少了17億美元的總市值。

布洛克說,他的成功已經使得他及太太成為威脅的目標了。他最近把公司基地從香港遷到美國西岸,不過他不願意說出確切的地點。布洛克已經加強安全措施,包括從網站上移走公司的電話號碼。

約翰.黑布頓(JOHN HEMPTON)
44歲/澳大利亞悉尼(又譯雪梨)
網站:brontecapital.blogspot.com

在他首次發現並指控中國的旅程天下集團(Universal Travel Group)欺詐之後, 黑布頓說,沒有回頭路可走。「他們造假得那麼明顯,這就像在桶子裡射擊魚一樣。」

他揭發作假的公司包括﹕旅程天下集團、中國農業科技(China Agritech)、東南融通(Longtop Financial Technologies)和中國高速頻道。他最新的目標是北京和利時自動化技術公司(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約翰.柏德(JOHN BIRD)
62歲/德州
網站:www.waldomushman.com

柏德說,他在2009年春天開始注意到中國天一醫藥公司向中國大陸國家工商管理總局提交的文件,與向美國監管者提交的文件存在差異。他已經控訴該公司的審計師。

伯德表示許多反向購併公司的報表多半是造假的,經過他長期的觀察,投資者可以合理推論,中國在美國的反向購併公司全都是騙局。

以中國天一醫藥集團為例,其為康明科技公司(Comet Technology Inc.)與美國加州醫藥集團(American California Pharmaceutical Group Inc.)合併的集團,前者即所謂的空頭公司,而後者是哈爾濱天地人醫學科技公司(Harbin Tian Di Re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控股公司。伯德發現英國、印度及中國等地提供有關哈爾濱天地人公司的信用資料是一致的,但與天一醫藥集團提供美國SEC的資料則有很大的出入。

伯德曾收到威脅性電子郵件,他說:「習慣了,就變得有點厚臉皮了。」

安得魯.李福特(ANDREW LEFT)
41歲/加州比佛利山莊
網站:www.citronresearch.com

李福特形容自己是一個獨立投資者,不只是一個空頭。除了十年前曾在香港待過幾天之外,李福特從未到中國,不過,過去四年他撰寫了關於中國的反收購股票的文章。

同時,他僱用了一個會說中文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金融專業博士生,為他翻譯、閱讀文件並打電話。他也在中國僱用調查員。

他寫過一系列關於中國概念股的文章,揭發的公司包括中國生物公司(China-Biotics)、中國高速頻道、迪爾消費品(Deer Consumer Products)、東南融通和哈爾濱電氣(Harbin Electric)。

李克.皮爾森(RICK PEARSON)
39歲/北京
網站:TheStreet.com的專欄

皮爾森是一個中國通,他曾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攻讀金融及學習北京話,並在1990年代早期旅行中國,在那裡待了6年。

對他來說,對中國的熟悉是一把雙面刃,這使他得以接觸工廠及經營管理層面,但這種密切關係卻使他容易受騙。

現在住在北京的皮爾森,曾擔任德意志銀行可轉讓債券的銀行員,他說他在中國股市損失很多的錢。在此之後,皮爾森在TheStreet.com網站寫的專欄裡,批評許多中國公司,並揭露了中國生物公司、中國神舟礦業(China ShenZhou Mining)、海灣資源(Gulf Resources)、哈爾濱電氣和東南融通的詐欺行為。

皮爾森說,他開始認識到:有些中國概念股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一種詐財方法,以異常高的收益誘人投入資金,然後以新加入者的錢向參與者支付收益。一旦新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付收益,騙局即揭穿。)◇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242期【西方看中國】欄目(2011/09/22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244/9884.htm

新紀元PDF版訂閱(52期US$10 )

相關新聞
外電評論:中國餓龍難餵飽 小麥價格飆漲
外電評論:莫道中國繁榮 工業間諜藏外商
外電評論:中國必然是下一個
外電評論:蓋達組織的生存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