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献血与评优挂钩 北京变相强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1月31日讯】近日,为了应对血荒,北京市卫生局和市教委联合发文,要求各高校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对学校各部门、社团组织及师生个人的评优考核指标。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认为中共当局把自愿无偿献血变相为强制献血,不仅会打击献血主力军的积极性,而且会使整个社会更功利化。

北京市要求大学生献血与评优挂钩

大陆血荒持续,为了应对血荒,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首都高校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见》。在此文件中,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要求大学生献血工作与志愿服务、大学生综合测评、社会实践学时以及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特别提到“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对学校各部门、社团组织以及师生个人等评优考核的重要内容。”

京华时报:北京当局变“自愿无偿”为“强制有偿”

2012年1月31日,《京华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北京“血荒”是事实,鼓励更多大学生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也没错。但是,将无偿献血与评优挂钩,用“评优之利”平衡“公益之心”,变“自愿无偿”为“强制有偿”,有失偏颇。这样处理危机的方式实在缺乏想像力。

大学生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这是大学生群体的光荣,也值得我们这个社会反思。现实社会,年富力强的群体不只有大学生、农民工,还有庞大的公务员群体,有白领、金领,有拥有社会影响力的精英人士。“血荒”并不是因为大学生无偿献血少了,而恰恰是因为大学生占无偿献血比例太大,采血渠道过于单一,使得中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水平。

文章最后指出,将无偿献血与评优考核捆绑是容易的,只消发一个红头文件给各个高校就可以了,而且,红头文件下发后,“血荒”问题的皮球就被踢到了高校。只是,这样的手法非但无法培育民众无偿献血意识,恐怕还会彻底伤了无偿献血主力军们的心。

民众质疑

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了市民及网友的质疑:“献血怎么能和高校评优挂钩?”“那些因身体原因不能献血的怎么办?”“搞到学校变得那么势利化。”“这种带着那么重的强制色彩的挂钩做法已经失去了自愿无偿献血的意义了。”

对于民众为什么不愿无偿献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说,大家无偿献血,血站却通过市场手段卖给医院,医院再卖给患者,“我们担心献出去的血,会成为他人牟利的资源。” 
 
大学生是献血主力军

资料显示,去年昆明、北京、合肥、南京、南昌等地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荒现象,一些医院的临床用血紧张,很多手术被迫一推再推。

而且,大学生一直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2010年,江西南昌共62000多人次参加无偿献血,通过无偿献血途径获得血液近30吨,其中高校学生占了献血人数一半以上;山东济南血库七成靠大学生、农民工支撑,其中大学生献血占半壁江山;2011年1月份,云南昆明血库告急,主要原因是高校放假,献血人数急遽下降;而在北京高校集中的海淀区,大学生无偿献血已占献血总量的70%-80%。

(责任编辑:张顿)

相关新闻
全台闹血荒 捐血中心吁踊跃捐血救人
医院称血荒 妻子剖腹产前家人被献血
中国血荒解码 义务献高价卖从中获利
血荒 台桃园环保局6名替代役邀科长前往捐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