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中國打工仔 生活艱辛且希望渺茫

人氣 19

【大紀元2012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趙城綜合報導)CNN近日發表特約文章「U.S. misses full truth on China factory workers」對中國農民工工作和生活的艱辛、勤奮、低收入的狀況給予報導和分析。

文章說,在世界最大的一黨集權國家中國,農民工的收入每小時不到1美元,他們沒有獨立工會組織,因為在中國這是違法的。在東莞,工人們每天要長時間工作,有時連續工作數週後才得以休息一次;最好的工廠也只能允許工人每週休息一天。

政府要求的每日最多工作11小時的要求基本得不到遵守,工廠支付的薪水普遍低於平均水平,而且還經常拖欠工人工資。工廠經常違反安全生產規則,幾乎對工人沒有任何形式的培訓。10-15個工人被安排睡在一個房間,50個人共用一個衛生間。

儘管這些農民工年輕、缺乏閱歷,但他們在促使廠方提供工作條件方面都能起到推動作用。幾乎每一位打工仔都有過因不公平而挑戰其老闆的經歷,通常都能換來老闆對他們的更多一些尊重。

這些工人能看得出誰是最好的老闆;他們利用工餘時間學習電腦操作或秘書技能追求更高薪水的工作;他們是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要求父母儘可能讓自己的弟妹多讀書;他們拒絕過早結婚。

調查顯示,中國的外出務工者比以往更年輕、比留在家鄉的沒有外出打工的同齡人受教育程度更高。他們選擇離開家鄉的目的除了為掙錢,也是為了獲得新技能和開闊眼界。

外出打工對他們而言不僅是為擺脫貧困,也為自己能有見能多識廣的機會。

中國農民工的幸福感低

另據今年4月首次公佈的針對中國農民工主觀生存感受的調查《中國農民工「生存感受」2012年度報告》,中國農民工的幸福感從多個維度看都顯著低於國外體力工作人員。中國農民工的幸福感更多來源於個人安全和健康狀況等「生存」層次的幸福感,「關係」層次的幸福感較低,而基於「發展」層次上的幸福感最低。這說明現在社會為他們發展和改變社會地位提供的途徑讓他們更為失望。

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中國農民工的主體,他們通過「短工化」、「旅遊式」的打工或者父輩打工的積累基本能夠滿足生存需求,但他們也有更高的追求,希望能夠平等的享受城市生活,最終在城市生根。但原社會關係被割裂,新社會關係陷真空,致使他們成為了「農村的逃兵,城市的孤鳥」,目前生根非常渺茫。

「理想」不斷被現實咬傷

工友小盤回憶,在廣東打工的6年時間中干了半年以上的工作有8份,只做了一個多月甚至一兩個禮拜的工作數都數不清了。小盤是中專學模具專業的,剛出校門也懷著滿滿的夢想。「每個工友剛開始出來工作的時候,都是有追求的,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就都慢慢的放棄了。我就有段時間,就是不相信找不到我喜歡的工作。我一直覺得,至少有一個工廠能適合我,我就賭氣,但是最後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面臨不得不吃飯的問題了,就只能隨便找個工廠重新開始了。但等有了一點積蓄的時候,又覺得不甘心了,就又辭職,然後又沒錢了,就又得重新開始了……經過幾次,我終於發現,我不成了,我真的找不到自己一直想幹下去的工廠。」

工友小陳在圖書室裡指著各種勵志、成功學書籍不無激動地說:「這些書我認為挺害人的,我們看了之後覺得心更高了,但是路還是不知道怎麼走。」

「迷茫」中追尋城市夢——農民工需要話語權和尊重

一位多年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說:「我的父母,九零年就出來打工了,一直到現在了,我們還是甚麼都沒有。對於我的將來,更是都不敢想會是甚麼樣子,我只希望自己還會在城市裡面。在城市裡,感覺可能會更自由點,在農村家裏來自人際的壓力比較大,都攀比著掙錢回去蓋房子甚麼的,如果你甚麼都沒掙到就回去,感覺回家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很丟人。但是,對城市的感覺是特別渺茫的,未來希望可以靠自己,靠工友間的相互幫助。而醫療、養老保險啊,工會啊,還有其他一些和我們有關的福利,總感覺實際操作上距理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部份工友都和我一樣,在思想上的問題很大,雖然每天很忙碌,在工廠裡工作很辛苦,可是,為甚麼會這麼忙碌,這麼辛苦呢?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一起追尋著城市夢,希望成為城市的主人,但是,怎麼選擇在城裡生活、扎根,非常迷茫!對於工作,希望最起碼的是穩定,和可以做著開心的工作!」

相關新聞
A股逢低買進?國際基金:中國經濟泡沫在破滅
台國策智庫:中國經濟必崩潰 早晚而已
關廠聲不斷 大陸中西部爆農民工返鄉潮
中國前8月規模以上工企利潤降幅3.1%跌勢續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