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獻策大溫交通 道路如何收費

交通漲地終被否決 過路費 跨區費 大溫市長們猶豫未決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10月20日訊】 引言:「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大概算得上是徵收「道路使用費」的開山鼻祖了。不過,大溫地區的市民們,身為本地納稅人,對於本地區的公共交通,無疑也算是做出過開山栽樹的貢獻。所以,在如何徵收道路費用的問題上,公僕們就不得不格外謹慎和頭痛。

(大紀元記者陳怡然溫哥華報導)大溫市長們週四否決了未來兩年調漲地稅的提議,反而更傾向於週三一個來自美國的交通專家團提出的徵收「跨區費」和「道路使用費」的建議。

週三大溫各市的市長們在大溫都會局的會議上得到了來自美國交通專家團的多個建議,包括收取跨區司機的「跨區費」和按每公里收取司機幾分錢的「道路使用費」。

過路費、定價和交通財務專家Ed Regan表示,這樣可將壓力和稅務直接轉嫁到使用者身上。他認為收取司機路面使用費比平攤稅務到所有民眾身上更合理,但運聯必須向公眾證明其「價值所在」。他以達拉斯為例,該市在保證駕駛者能夠達到一定時速的前提下,對部分高速公路收取費用。

有全球電子收費系統豐富經驗的交通專家Jack Opiola認為,大溫與斯德哥爾摩很類似,都有多個城市邊界劃分。因此他更傾向於大溫地區收取跨區費,以允許司機在各自所屬社區內自由穿梭,但要去其他城市則需額外付費。這就意味著一個素里司機如果要去新西敏,則需繳費。北溫司機要到溫市中心也要額外付費。

Opiola強調,任何時候你想要對一個一直都免費的基礎建設收費,無可避免的將會面對公眾無休止的抗爭,他們覺得已經付過錢了。他指出,民眾有一種潛在意識,駕駛應該是免費的,但實際上維護道路和橋樑需要龐大開支。運聯必須讓公眾了解這些成本所在,公眾才能理解。Opiola建議,如果市政決定做一些道路整修,公眾就更容易接受,可以在橋上或是區域邊界上設置收費。

市長們: 持久的籌款方式 需要公眾諮詢

相對收取地稅,市長們似乎更傾向於這種收費方式,認為這是相對可行和持久的籌款模式。

蘭里鎮市長Jack Froese對專家們分享了全球125年交通經驗受益良多,他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收費思路。在交通通勤大增的當下,他認為僅依賴燃油稅無法滿足實際開支,而收取地稅又不是一個公平的選擇。

三角洲市長Lois Jackson擔心這個提議會引起民憤,因此他建議同實際繳費的司機共同協商。他認為運聯依然需要內部審查,因為其董事會並沒有理解公眾在交通上的需求。因此無論是何種收費方式,他都希望是一個公平的公眾可接受的模式。

司機們:好過漲物業稅 路途遠司機負擔重

對於這個新的提議,司機們意見不一。溫哥華的黃先生認為,這較收地稅更加合理,司機要通勤就有責任支付費用。而跨區費就如坐公交車跨區要加票一樣,是合理的。

但是對於家住在素里卻在北溫上班的馬太太來說,就不願接受這個方式。她認為,今年新調漲的燃油稅已經讓她每月的汽油開支大增,加上各種過橋費,已經感到苦不堪言。若再增加道路收費,那麼對於那些住在較偏遠城市的市民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責任編輯:何堅

相關新聞
加大溫交通局:沒錢重修派圖洛橋
溫哥華大溫大雪  停電停課交通大亂
大溫哥華列市新附例處理交通罰單上訴
週日晚又見雪 大溫交通再受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