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献策大温交通 道路如何收费

交通涨地终被否决 过路费 跨区费 大温市长们犹豫未决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10月20日讯】 引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大概算得上是征收“道路使用费”的开山鼻祖了。不过,大温地区的市民们,身为本地纳税人,对于本地区的公共交通,无疑也算是做出过开山栽树的贡献。所以,在如何征收道路费用的问题上,公仆们就不得不格外谨慎和头痛。

(大纪元记者陈怡然温哥华报导)大温市长们周四否决了未来两年调涨地税的提议,反而更倾向于周三一个来自美国的交通专家团提出的征收“跨区费”和“道路使用费”的建议。

周三大温各市的市长们在大温都会局的会议上得到了来自美国交通专家团的多个建议,包括收取跨区司机的“跨区费”和按每公里收取司机几分钱的“道路使用费”。

过路费、定价和交通财务专家Ed Regan表示,这样可将压力和税务直接转嫁到使用者身上。他认为收取司机路面使用费比平摊税务到所有民众身上更合理,但运联必须向公众证明其“价值所在”。他以达拉斯为例,该市在保证驾驶者能够达到一定时速的前提下,对部分高速公路收取费用。

有全球电子收费系统丰富经验的交通专家Jack Opiola认为,大温与斯德哥尔摩很类似,都有多个城市边界划分。因此他更倾向于大温地区收取跨区费,以允许司机在各自所属社区内自由穿梭,但要去其他城市则需额外付费。这就意味着一个素里司机如果要去新西敏,则需缴费。北温司机要到温市中心也要额外付费。

Opiola强调,任何时候你想要对一个一直都免费的基础建设收费,无可避免的将会面对公众无休止的抗争,他们觉得已经付过钱了。他指出,民众有一种潜在意识,驾驶应该是免费的,但实际上维护道路和桥梁需要庞大开支。运联必须让公众了解这些成本所在,公众才能理解。Opiola建议,如果市政决定做一些道路整修,公众就更容易接受,可以在桥上或是区域边界上设置收费。

市长们: 持久的筹款方式 需要公众咨询

相对收取地税,市长们似乎更倾向于这种收费方式,认为这是相对可行和持久的筹款模式。

兰里镇市长Jack Froese对专家们分享了全球125年交通经验受益良多,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收费思路。在交通通勤大增的当下,他认为仅依赖燃油税无法满足实际开支,而收取地税又不是一个公平的选择。

三角洲市长Lois Jackson担心这个提议会引起民愤,因此他建议同实际缴费的司机共同协商。他认为运联依然需要内部审查,因为其董事会并没有理解公众在交通上的需求。因此无论是何种收费方式,他都希望是一个公平的公众可接受的模式。

司机们:好过涨物业税 路途远司机负担重

对于这个新的提议,司机们意见不一。温哥华的黄先生认为,这较收地税更加合理,司机要通勤就有责任支付费用。而跨区费就如坐公交车跨区要加票一样,是合理的。

但是对于家住在素里却在北温上班的马太太来说,就不愿接受这个方式。她认为,今年新调涨的燃油税已经让她每月的汽油开支大增,加上各种过桥费,已经感到苦不堪言。若再增加道路收费,那么对于那些住在较偏远城市的市民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责任编辑:何坚

相关新闻
加大温交通局:没钱重修派图洛桥
温哥华大温大雪  停电停课交通大乱
大温哥华列市新附例处理交通罚单上诉
周日晚又见雪 大温交通再受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