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妙招】為你揪出藏在生活中的毒物

小意思

人氣 576
標籤:

當我們的生活過得越進步、越便利,我們離自然與健康反而是越來越遠。有許多對人體健康具威脅的物品,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每一角落都有,

侵害、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一般會透過三種方式進入人體,第一、從口攝入、經皮攝入、呼吸攝入。五項針對數千名志願者的血液和尿液所做的化學污染檢測結果發現,每個工業化國家的居民身上平均都帶有700種從食物、水和空氣中吸收的合成化學物。

◎經皮吸收的塗抹危機
自石化工業發展以來石化產物普及,日常生活每天所使用的幾乎都是石化產物,各類石化物質常被做為界面活性劑、防腐劑、定香劑、乳化劑等,用來使產品的香味穩定、外觀穩定,不易變質脫色。石化合成物質因成本低廉,取得容易,而被大量使用在牙膏、沐浴乳、洗髮乳、洗碗精、保養品等產品上。每天使用的我們,健康早已被石化物質一點一滴侵害!

石化物質不易分解,因此近五十年來石化產物大量囤積在地球上,形成越堆越多的石化垃圾。對於這些石化物質進入人體,人體同樣難以分解、代謝,因而囤積在身體中,最終引發細胞病變,爆發疾病。石化物質對人體造成的毒性影響,多數具有遺傳性,一旦進入人體會影響生殖系統,會經由母體遺傳給下一代,導致新生的一代體質越來越差,因此形成現代過敏兒倍增、先天免疫力失調等問題。

生活中有幾個地方容易隱藏化學毒物,您必需留意的有:

1、床
滌棉混紡和免燙含麻材質的被單可能會釋放甲醛(HCHO),刺激喉嚨和眼睛,也易讓皮膚過敏,影響睡眠。最好選擇未經過處理的棉質被單。

2、食物包裝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系研究員傑西卡•德恩博士表示,快餐包裝紙或包裝盒、比薩餅包裝盒、微波爐爆米花袋子等,都含有防油防水的化學物質──全氟碳化物PFOA ( C-8),會進入人體,可能形成致癌物。

3、櫃櫥
乾洗劑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YLENE)會導致頭痛和肝腎損傷。化學專家所羅門博士做動物實驗發現,新型乾洗機D-5會導致實驗鼠子宮癌。乾洗後的衣服,應放在通風處至少一至兩個小時。

4、人造首飾
美國阿什蘭大學化學教授傑夫•韋登哈默博士表示,研究發現,19%的金屬珠寶首飾含致癌物鉻(Chromium)。少量接觸該物質就會導致或增加腎臟和骨質損傷。

5、牙膏中的氟化物
市面上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Fluoride),它能起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是一種潛在的毒葯,即使只攝入極小的量,也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漸累積。3歲以下的孩子刷牙時容易誤吞牙膏,建議暫時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6、麵包中的防腐劑
你知道嗎?鬆軟可口的麵包除了含小麥、牛奶和糖以外,還有一種名叫「丙酸鈣」(Calcium Propionate)(E282)的防腐劑。
這種防腐劑在20多年前被悄悄引入麵包中,它是種無色、無味的白色粉末,人們無法通過外觀、氣味和味道分辨出來。研究證明,它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性疲勞。

7、彩妝中的滑石粉
細微的粉狀化妝品,如眼影、胭脂、粉底等,大部分都含有滑石粉(PULVISTALCI)。這是一種精細的潤滑劑,化學性質類似於石棉,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使用滑石粉的婦女患上卵巢癌的風險會增加60%。此外,滑石粉絕對不能應用於爽身粉等嬰兒護膚品中,除了致癌外,它吸入後還可能導致急性呼吸道壓力。

8、香水中的甲苯
指甲油、發膠、髮蠟、香水這些化妝品中幾乎都含有甲苯(Toluene),它當作一種溶劑來使用。如果你患有哮喘,一定要記住遠離它們。
研究證明,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的甲苯,可能出現眼睛及上呼吸道明顯受刺激的症狀,表現為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等。
如果長期接觸,則可能引發慢性中毒,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或讓女性月經異常、皮膚乾燥、皸裂、皮膚炎等。如果你是一個香水的愛好者,可以考慮用植物精油來代替。

9、濕巾中的丙二醇
丙二醇(Propylenegly-col),它是一種容易滲透到皮膚中的石油化工溶劑,對身體的危害不容忽視。是濕紙巾中都含有的一種常見原料。它會堆積於心、肝和腎中,導致畸變和損傷,還會削弱免疫系統。此外,它還會損傷細胞膜,造成皮疹、皮膚乾燥、接觸性皮炎和皮膚表面損傷。

10、漱口水中的酒精
漱口水能幫助清潔牙齒和口腔,帶來清新口氣。但其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卻可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質的傷害。澳大利亞國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為25%或者更高,它與口腔、舌頭和咽喉的癌變相關。

11、指甲油中的甲醛
很多人忽視了指甲油散發出的刺鼻氣味,實際上,這種氣味的元凶就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福馬林)。接觸時間長了,會造成眼睛、鼻子、咽喉發炎,咳嗽、哮喘發作,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皮疹、鼻出血、頭痛和頭暈等。長期高頻率使用含甲醛的物質,會有潛在致癌危險。

12、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
市場上大多數染髮劑中都用了化學物質——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ppd),它能幫助上色、讓髮色鮮亮,但也會導致皮膚過敏,甚至致癌。
如果染髮時需要加熱,對健康危害更大,因為對苯二胺經加熱後,會通過頭皮進入毛細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可能會引起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此外,對苯二胺還易誘發皮膚癌、膀胱癌等。
染髮前,最好在髮際皮膚上塗抹一些潤膚露,這樣沾上葯水後很容易洗掉。

13、洗護產品中的二乙醇胺
沐浴露、潤膚乳含有一種叫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的物質,它被用作溶劑、乳化劑、洗滌劑、保濕劑。二乙醇胺會刺激皮膚和黏膜。此外,它會和產品中的硝酸鹽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潛在致癌物亞硝胺。

14、嬰兒護理產品中的發泡劑
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是一種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最常用的發泡劑,氧化後形成十二烷基醚硫酸鈉,因其對眼睛刺激性較小,常被用於溫和護理產品和嬰兒護理用品中。
它還是種類雌激素,被認為會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並且與精子數量少且呈現病態有重大關聯。@*

相關新聞
【小妙招】手機列為致癌物 小心使用
【小妙招】在家也能做糖炒栗子
【小妙招】別再犯五大洗菜錯誤
【小妙招】天然蠶絲具紫外線吸收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