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交易前三季僅$58億 陷10年同期新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采華綜合報導)根據Dealogic數據,今年前三季香港市場上市交易總規模為57.6億美元,創2003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而之前的三年,香港市場IPO金額一直排名全球第一。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亞太投資銀行聯席負責人Dan Dees表示,未來香港IPO市場表現可能不再是投資銀行年度業績的決定因素。

2009年,香港IPO籌得268億美元;2010年,上升至570元億美元,共計有87家上市,包括農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友邦保險控股公司(AIA Group)等重量級交易;2011年達360億美元,上市公司涵蓋了全球範圍地區。

全球性企業2010年開始在香港上市,包括護膚品品牌L’Occitane International SA。意大利時裝公司Prada SpA去年在香港上市,而嘉能可(Glencore International PLC)也完成了倫敦和香港兩地上市。

但是,現在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曾經受到中國大型國有企業股票發售推動的香港IPO市場,能夠重新成為投資銀行收入的主要驅動力。

將於今年秋季在香港市場進行的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Group) of China)規模40億美元的上市計劃將成為一大考驗。但仍無法確定投資者的興趣是否夠大並持久,以至能促使投資銀行推動IPO交易。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亞太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法洛奇(Farhan Faruqui)表示,如果能有一些IPO取得成功並且股價在上市後走高,投資者信心將恢復。

投資銀行亞洲業務側重點轉變

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亞洲(不包括日本)投資銀行營收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創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亞太投資銀行業務聯席負責人馬丁(Todd Marin)表示,今年亞洲業務分化明顯,一方面香港IPO交易令人難以置信地大幅萎縮,另一方面投資級債券發行規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銀行工作繁忙,但獲利減少。

一些銀行業高層和招聘機構人士稱,為應對這一狀況,亞洲銀行一直在降薪和裁員。

活躍的併購和債券發售活動令投資銀行業務維持繁忙,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於香港此前幾年IPO熱潮時上市企業的股票表現糟糕。中國的企業家們看到自己公司 的股價大幅下跌後,決定使用低成本發債取得的資金將企業私有化。一些參與IPO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將資金轉向債市,這幫助推動了債券發行。

亞洲股市表現不佳

英國《金融時報》先前也曾報導,亞洲理應是有錢的地方。這正是為甚麼近年來全球各地計劃IPO的企業湧入香港,但如今再也不會了,正如韓國現代煉油公司(Hyundai Oilbank)和其他全球知名品牌,如格拉夫鑽石(Graff Diamonds)和F1一級方程式賽車一樣,瞭解實情後紛紛退場。

該報導稱,今年上半年IPO業務40%遭推遲或撤銷的上市計劃發生在亞洲。Dealogic資料顯示,這高於2011年的25%。另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亞洲新上市公司總市值已經蒸發掉一半,約70億美元。

相關新聞
通用汽車再上市  美史上最大IPO
2010年IPO將創最高紀錄
海內外集資 壓垮中國股市的稻草:IPO
港IPO跌逾八成 熊市看法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