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亂象多 賺錢睜大眼(一)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歐採訪報導)灣區投資多、講座多、賺錢機會也多,但是哪些真的能增加財富?甚至哪些是騙人的花招?對理財的門外客很難看出霧裡端倪,致使有不少人是繳錢學教訓。英圖財富首席財務規劃師楊文軍(Will Yang)博士提醒,購買金融商品不像買大米,它是一個長時間的影響,可能牽涉你的後半生或下一代,因此有許多金融理財亂象,我們不得不警告民眾以免上當。

金融產品可能牽涉你一輩子的事,楊文軍說,玩金融不像買一個消耗性產品,不好下次可以不買,金融商品的好壞將造成你的財富影響,尤其對中產階級或低收入家庭所結餘下來的每一分錢都是種子,每一顆種子都很珍貴,浪費損失了都是對家庭的重大負擔,但是如果把種子種對地方種活了,那就能蓬勃茂盛。

中產階級輸不起

楊文軍舉例,一個100萬的投資金額是某家庭的十分之一的財富;另一個家庭只有一萬元資本,卻是家庭所有的積蓄。100萬的家庭如果投資失敗,他還有很多資本,但是發生在另一個家庭中,那將是血本無歸的慘痛。

另外,楊文軍說,許多投資項目是專為富人服務,沒有針對中產階級。而且一般中產階級階級沒有長遠的理財計劃。一方面理財人士面對中產階級只講產品的優勢及功能,卻不能解決客戶的問題所在,都沒有正確的告知民眾如何計劃未來長遠的藍圖,並為客戶量身訂造專案,只有一味地把產品擺在最前,讓民眾去選擇,可是選錯了將是一筆重大損失。

金融孤兒何其多

另一亂象是許多理財人士專注在銷售,而沒有注重服務,致使很多人買了金融產品後卻成了「金融孤兒」。楊文軍表示,其實金融產品是需要長期的顧客服務,而不是一時半日的交易,因為金融商品會隨著大環境變化而改變價值,需要專業人士時刻觀察。

ING金融集團理財顧問雷端劍(Daniel Loy)就說,新時代的投資,因市場波動快速風險增高而且利率偏低,使得另類投資相當熱門。但是雷端劍表示,投資不忘貨比三家,多聽幾位專家的建議或講座,並且了解投資公司的背景或是理財師的專業素養,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項目。

專業理財師李嘉音也建議民眾,現在灣區的理財講座、廣告何其多,但是處理金融產品必須有適當合法的執照,例如最基本的保險執照,進階的證券執照。在美國每種執照都有其行使的職業範圍,甚至該說或不該說的話。李嘉音感嘆,有不少理財人員卻乏專業,只憑口沫橫飛來拉攏人心,令人心寒。她提醒民眾要投資前要先做好功課,或是透過朋友介紹可信任的理財人士。(待續)◇

相關新聞
投資理財平常心最重要
丁克家庭的投資理財計劃
底特律「財富關注」免費講座 教投資理財
台大學新鮮人    投資理財要趁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