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背包客 美西逍遙遊(2)

作者:陳邁克

人氣 35

參加三天兩夜旅行團

在我同學的父親建議下,我參加了聖地牙哥的旅行團,準備前往鄰近各州的知名景點。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參加旅行團,但因為美國地方太大,要參訪這些景點,沒有交通工具很難成行。

原以為這種旅行團會有很多西方人,沒想到團內大多是華人,其中有3個台灣人,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老先生和一個中年婦女。我們3個在巴士上剛好坐在一起,可以在漫長的車程中藉聊天打發時間。

在台灣,兩個小時的車程算很長,可是在國土面積排名世界前幾名的美國,兩個小時的車程算很短,而在州際之間旅行,坐一整天的車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在美國旅行時,我必須把時間觀念放大幾倍才行。

倫敦橋(London Bridge)

好不容易到了第一個景點,這是位於亞利桑那州哈瓦蘇湖市(Havasu Lake City)的倫敦橋,這座橋就橫跨在流經當地的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河面上。

倫敦橋是貨真價實、遠從英國倫敦千里迢迢運來的,而非美國的山寨版。

話說在1968年,歷經幾百年滄桑、座落在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橋有坍塌之虞,於是倫敦市政府決定拍賣這座年久失修的石橋。

此一消息漂洋過海、傳到一名美國工業家的耳裡。他與朋友一起將倫敦橋買下,計畫把它搬到哈瓦蘇湖市,希望能提升該地區的知名度。在無數人的努力下,這座大橋被一磚一石地拆掉、運送、然後在哈瓦蘇湖市重新組建與修築,最終成為當地的知名景點。

跨越科羅拉多河的倫敦橋,橋上有英國國旗。(圖片來源:陳邁克提供)

有一首著名的童謠《倫敦鐵橋垮下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指的就是這座倫敦橋。不過,這座倫敦橋並非另一座倫敦塔橋(London Tower Bridge),後者是泰晤士河上的另一個地標,其橋身分為兩扇,可豎起近90度以便讓船隻通過。

大峽谷(Grand Canyon)

在前往大峽谷的途中,巴士行經一片荒涼的沙漠,方圓百里內不見一人,讓人想起西部片中,瀟灑的牛仔騎著駿馬馳騁於荒野,或英勇的警長追捕盜賊並與其發生槍戰的畫面。這種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電影類型,或能喚起男人心中湧動的野性,是不少男人的最愛。

經過長久的等待,大峽谷的身影終於映入眼簾。此一大自然的雕塑品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西北角,係由科羅拉多河沖刷侵蝕而成,經億萬年來的地形變化,產生紅色、茶色等色彩炫目的岩石,與深不可測的斷崖。

整個大峽谷呈東西走向,全長446公里,寬度為6至29公里,平均深度達1.6公里,堪稱氣勢磅礡、鬼斧神工。美國政府將其中景色最壯麗的一段設為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並建立步道與研究、教學的系統。此一自然景觀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大峽谷國家公園可分為北緣(North Rim)和南緣(South Rim)兩大部分。北緣只在夏天開放,自然環境比較原始,但沒有任何公共運輸可抵達,而南緣一年四季都開放,交通較為方便,所以一般遊客都會前往南緣參觀。

無論搭乘何種交通工具,遊客都只能抵達大峽谷的邊緣,如欲前往峽谷底下,必須準備食物與露營裝備沿步行小徑徒步下走,這得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與體力。峽谷底下有許多瀑布、激流、沙灘和小型峽谷等景觀,儼然是另一番天地。

站在大峽谷邊緣的遊客。(圖片來源:陳邁克提供)

站在大峽谷的邊緣極目遠望,不禁感嘆造物者的偉大與人類的渺小。這美麗、壯闊的自然奇景,永恆般橫陳於大地,見證著歷史的興衰與人世間的變化,盡顯人生的短暫。站在它的面前,再怎麼驕傲的人都應該感到謙卑吧。

遠望大峽谷,讓人感嘆人類的渺小。(圖片來源:陳邁克提供)

胡佛水壩(Hoover Dam)

胡佛水壩位於內華達州的巨岩市(Boulder City),是一座攔截科羅拉多河的混凝土拱壩,壩內形成美國最大的人工湖米德湖(Mead Lake),如今已成為美國人從事遊艇、滑水、釣魚和露營活動的度假聖地。

胡佛水壩一景。(Photo by MARK RALSTON / AFP)

該水壩的水電工程於1936年竣工發電,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結構和發電設施。藉由水力發電,該水壩的發電廠能提供電力給鄰近3個州使用。

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這座世界知名的賭城位於內華達州南方,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在西班牙語中,Las Vegas意指「肥沃的原野」,但這裡原為一片沙漠。

自1930年代賭博合法化之後,拉斯維加斯迅速崛起,當地24小時開放的賭場與五光十色的歌舞秀,吸引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到訪。

拉斯維加斯賭博業的興起促進了經濟成長,也帶動了觀光業的發展。這裡的旅館以特殊的造型和表演節目著稱,例如:水舞、海盜船的戰爭場面、人造火山爆發、燈光秀等,有的旅館內甚至有運河和小船,噱頭十足。

以海盜戰役的表演節目聞名的金銀島(Treasure Island)旅館。(Photo by GABRIEL BOUYS / AFP)
威尼斯人(The Venetian)旅館內的運河,令人印象深刻。(Photo by GABRIEL BOUYS / AFP)

拉斯維加斯的每家旅館幾乎都有賭場,賭博玩法五花八門,賭場內從小試身手到一擲千金的賭客都有。相較於其他觀光景點,拉斯維加斯的旅館費用並不貴,因為旅館主要是賺取賭客的「捐款」,住房收入反倒是其次。

除了觀光業之外,這裡的娛樂業也因應而生。各國著名的表演團體和明星都以能登上此地的華麗大舞台而感到自豪,也因此吸引了許多遊客慕名前往觀賞。

當年本團抵達拉斯維加斯時,已是午後時分。導遊帶我們去看了一場秀,接著到幾個著名的旅館前拍照留念,然後就放牛吃草,大夥兒一哄而散。

紐約-紐約(New York-New York)旅館是拉斯維加斯著名的地標,整個建築有如紐約市的縮影。(圖片來源:陳邁克提供)

我一個人在這座由金錢堆砌起來的城市裡漫步,眼見所及,盡是奢華的人工建築,感覺這裡似乎過於重視物質享受,缺少了藝術與文化氣息,好像美麗的洋娃娃,外表好看但沒有生命力。

見識美國的小費文化

此次隨團旅行遇到一件趣事,值得一提。

某日中午用餐時,我與那位台灣來的老先生同桌。我們知道美國人有給小費和拿小費的習慣,也知道「入境隨俗」的道理,但不知道應該給多少小費。我認為一桌給一美元即可,但他建議一人給一美元,亦即我們那桌應給兩美元,怕給少了失禮。

正當我們邊吃邊討論一美元與兩美元的差異時,我看到隔壁桌一位白人老太太在離開前跟身旁的男服務生說了什麼,然後給他一枚戒指,該名彎腰傾聽的服務生笑著接過戒指,隨後又去服務其他客人。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其一是老太太向服務生求婚,服務生欣然接受;其二是老太太出手大方,給服務生一枚戒指當作小費。

我比較傾向於接受後者,畢竟前者的可能性很低,也很爆笑。然而,如果老太太真的給服務生一枚戒指當作小費的話,那我們對於一美元與兩美元的爭議,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相關新聞
遊印行李遭竊  台灣背包客提醒注意新伎倆
全球最老背包客 95歲澳男遊世界10年
踏遍世界  少女背包客心繫台灣
北京「花甲背包客」 3句破英語遊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