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赢大选 继任美国下届总统

人气 153

【大纪元2012年11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君怡综合报导)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作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在11月6日的全美投票中,以332张选举人得票胜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赢得本次大选,即将连任下届美国总统。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II),生于1961年8月4日,是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也是第44任美国总统(现任),为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首位同时拥有黑(卢欧族)白(英德爱混血)血统的总统。

1961年奥巴马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分别在印尼和夏威夷度过。1991年,以优等生荣誉从哈佛法学院毕业。1996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2000年,竞选美国众议院席位失败,后一直从事州参议员工作,且于2002年获得连任。2004年,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因此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同年11月,以70%的选票当选代表伊利诺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是美国历史上第五位有非裔血统的联邦参议员。

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以侧重完结伊拉克战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为竞选纲领,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主要政党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并于11月4日正式当选。

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11月6日的美国总统大选投票中,获得332张选举人,赢得本次大选。(制图:大纪元)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全面实施恢复美国经济的经济复兴计划,对能源、移民、公民医疗保健、教育、税政等领域进行变革;军事上主张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并向伊斯兰世界表示友善而非以武力相伴,还和核武大国俄罗斯签署削减核武器的《布拉格条约》。2009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2010年,发生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使他面临执政能力的严峻挑战。

早年生活 – 从无望颓废到找寻理想

奥巴马身世复杂,与不同地方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活过。1961年8月,他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2岁时父母离异,6岁与母亲随继父迁居到印尼首都雅加达,并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就读了两年。四年后他的一家又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1979年后,他随母迁居美国本土。

青年时期,奥巴马因为自己的多种族背景,很难取得社会认同。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他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被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学、吸毒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曾以吸食大麻和可卡因来“将‘我是谁’的问题挤出脑袋”。给青年的他带来深刻影响的不是他的父母亲,而是他的外祖父斯坦利‧埃默‧邓汉姆和外祖母斯坦利‧安‧邓汉姆;媒体同时还披露著名黑人诗人、记者和美国左翼活动家法兰克‧米歇尔‧戴维斯也是深刻影响青年奥巴马的人物,1960年代戴维斯就成为奥巴马家里的常客。

到达美国本土后,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西方学院求学两年。之后,转至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学院,主修政治学及国际关系,于1983年取得文学士学位。1985年,他迁往芝加哥,协助当地教堂为穷困的居民组织好职业训练。1988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主修法律。1990年2月,由于被选为《哈佛法律评论》的首位非洲裔美国人主席。1991年他在哈佛获得了“极优等”法律博士,之后又回到芝加哥,并主持了一次选民登记运动,为民权迈勒‧B‧G律师事务所工作。他在1993年至2005年竞选联邦参议员的12年中,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职宪法讲师。

1992年,奥巴马与同校的米歇尔‧鲁滨逊结婚,两人供职于芝加哥的同一家律师事务所。

政治理念

奥巴马的执政理念在他2009年的就职演说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肯定并自信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繁荣、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但由于国内、国际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些问题,如经济,还异常严峻。但他特别强调这种局面是可以扭转的。他认为,美国的民主、自由、机会平等等理念是国家强盛的保证,这种理念比强大的武力更重要。在他的执政思想中,历史观是非常强,字里行间都在阐述美国的历史进步,并以他亲身经历加以证明。他以自己的黑人父亲在近60年前连到餐馆就餐都不能如愿来说明当时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严重性。但作为黑人后裔的他,今天却可以在美国的政治核心地带—国会大厦前庄严地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各种族群的人也能够融洽相处,以此阐明美国在解决种族问题上的巨大进步。他对历史上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做法极为肯定。

他在就职演说中有针对性地指出那些在世界上制造矛盾、将自己社会的弊端嫁祸于西方的某些国家领导人,会遭致这些国家人民的唾弃;他还郑重提醒那些依靠腐败、欺骗、压制不同意见等手段固守权势的人要识时务。

外交政策

奥巴马对外实施“怀柔政策”,比如对伊斯兰国家“永不交战”、试图从伊拉克撤军、关闭关塔纳摩监狱、结束酷刑、正视全球变暖问题的政策取向。他表示愿意与盟友甚至是自己的敌人合作,解决核武器等全球性问题;他承诺遵循法制、尊重人权,在军事上尽量保持克制,而于外交方面则加强与其它国家的结盟,并尽可能与世界上的伊斯兰国家建立友善和睦的双边关系。他认为单靠美国自己的力量还是无法保护自己,所以要加强与其它国家或组织的政治、军事结盟,努力改善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这样国家才会安全。他还强调自己的这一届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必须依法行事,没有权利为所欲为。

对华政策

奥巴马政府曾要求中共政府对谷歌退出中国一事作出解释,中共方面则认为“谷歌事件”属商业问题而并非政治问题;奥巴马政府还向来自中国的某些商品征收高比例的反倾销税。另一方面,他会见达赖,使中共非常不满。

今年,奥巴马和罗姆尼在竞选的辩论会上都曾打出“中国牌”,奥巴马说,在提高人民币汇率和向中国轮胎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方面,自己已经做到了,并且事实证明也取得了效果,如人民币在过去4年中已经升值,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应有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缘)

相关新闻
奥巴马罗姆尼大比拼:经济政策
奥巴马执政四年 67%新工作由移民获得
奥巴马最后呼吁  勿放弃改革
【谢田】:奥巴马和罗姆尼的历史机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