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影子銀行」達30萬億 經濟最大定時炸彈

人氣 11

【大紀元2012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近日,中國大陸廣發證券公司發佈《陽光下的影子——中國影子銀行分析》(簡稱《影子銀行分析》)報告,根據報告測算,中國影子銀行總規模應當在30萬億元左右。專家分析,影子銀行是中國經濟最大定時炸彈,一旦爆發將對中國經濟會造成巨大震盪。

與此同時,影子銀行業務的快速擴張已經帶來信用風險,最近理財產品代銷糾紛案件多發、被認為風險點已經零星引爆。

報告稱大陸「影子銀行」規模約30萬億

在中國大陸,影子銀行普遍被認為是從事信用中介的非銀行機構。影子銀行基本可以歸為三類:一類是商業銀行的理財類產品,即通常所說的銀行「資金池」業務;第二類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如信託公司、小貸公司、財務公司和典當行等;第三類是民間融資。

僅從信託貸款來看,11月信託貸款增加1995億元,同比多增1279億元,創歷史新高。截至2012年11月末,今年以來信託貸款超過萬億,影子銀行的高速擴張可見一斑。

《影子銀行分析》稱,如果將「信用中介」的內涵也擴展到針對同業機構的信用行為,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在30萬億元的水平。

其中,銀行理財7萬億元存量規模、券商資管1萬億元、資金信託扣除貸款和股權後的總資產3萬億元,非銀行機構信用債持有量4萬億元、委託貸款餘額5.4萬億元、信託貸款2.4萬億元、未貼現承兌匯票5.7萬億元匯總估算,則上述項目合計規模在28萬億元左右。

如果考慮3萬億~4萬億元的民間融資(央行2011年5月調研統計的民間融資規模在3.38萬億元),那麼從廣義信用中介角度定義的中國影子銀行總規模應當在30萬億元左右。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認為在33萬億左右,其計算依據是:中國現時信貸總額達80萬億元,常規銀行借貸為47萬億元,兩者差額33萬億則為影子銀行規模。

影子銀行業務不斷擴張 為中國經濟埋下金融危機禍根

銀行表外資產是影子銀行業務的一個反映。路透社Breaking views專欄作家John Foley在一篇評論中認為,通過向經濟體系內注入大量信貸來推動經濟,這種做法可能已經為中國經濟埋下了金融危機的禍根。一場跟短期風險投資產品有關的金融亂象正在展開,或讓中國信貸推動的增長模式陷入僵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呈爆炸性增長的表外貸款。

數據顯示,最近大陸銀行表外資產的急劇擴大,最主要以理財產品的形式出現。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中國商業銀行表外加權風險資產達7.53萬億元,其中上市銀行的表外加權風險資產增速高達15%多,比同期信貸增速還要高得多。

日前在深圳召開的「城市金融發展論壇」會議上,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認為,近年來影子銀行和表外加權風險資產加在一起,成為一顆定時炸彈。

中金公司在最近發佈的報告中也表示,影子銀行對可投入股市資金造成擠出效應。同時,其快速擴張帶來了潛在信用風險。隨著影子銀行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張,在未來3-5年內,如果融資方依然解決不了自身回報率過低的問題,影子銀行就可能對中國整體金融體系的穩定造成實質性損害。

影子銀行被指中國經濟最大定時炸彈 風險點已經零星引爆

有觀點認為,影子銀行的風險成為了2013年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點,陶冬認為,影子銀行產品將會是中國經濟的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對中國經濟會造成巨大震盪,並影響社會穩定。

陶冬還認為,由於缺乏監管,風險爆發的時間點無法預知,但在中國經濟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影子銀行的問題最為嚴重。

12月以來,華夏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分支網點爆出理財產品代銷糾紛案件,銀行則將責任歸疚於銷售人員私售行為。

華夏時報報導稱,隱於理財產品背後的借款方無法還本付息,影子銀行的風險點已經零星引爆,風險正在逼近。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外媒:1.1萬億不翼而飛 中國存款疑外逃?
外媒:中國式的債務危機
中企公司熱衷高利貸 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影子銀行貸款超20萬億元 金融體制改革露跡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