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天行:解讀梁思成與林徽因的運與命

邢天行

人氣 11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2月02日訊】建築大師梁思成與林徽因這一對珠聯璧合的伉儷,在中國現當代史上可謂雙星輝映,不僅受到今天知識界的尊崇,更有民間大眾的追捧。這樣一對國寶級人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故居——北京市北總布胡同24號院(舊時為3號四合院)被拆了——在被關注了兩年多之後,在被納入了文物保護之列之後——2012新年正月初五那天被它還是拆除殆盡了。輿論譁然發酵,梁林再度成為焦點。

回顧梁林一生,就如明星演繹的精彩大戲,跌宕起伏蕩氣迴腸。他們從出生,相戀、成家、立業,無一不動人心弦。上天安排他們這樣的矚目,無非是引人領悟此中深意。

民國人物 風華絕代

中華民國作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從誕生時的嬰兒到童年時期,經歷了復辟反覆辟,選舉與賄選,軍閥混戰等種種艱辛。但,就算是這樣不盡人意,自由民主的空氣日濃,新式文化教育日興。中國傳統的士族、大夫階層,即名門望族,他們往往走在時代的前列,積極吸納新知,推動社會變革。梁思成與林徽因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時代寵兒和典範。

出生於日本的梁思成在父親梁啟超的教育下,從小就學習中國古文化,熟讀《左傳》《史記》等古籍,學業優秀,涉獵廣泛。林家也是書香望族。林徽因父親林長民是民國初年聞名人物,學識淵博,善於辭令與雄辯,交際廣泛,倡言憲政。1919年5月他揭露政府外交賣國的內幕文章,引爆了「五四」學生運動。梁林兩家家學淵源世交深厚,梁林二人自小飽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青少年時又接受西方文明滋潤,可謂學貫古今中西,屬於當時社會的佼佼者。尤其是林徽因,在才女中,她集出眾的廣才、傾城的美貌、學識、事業於一身,風華絕代無出其右,被胡適讚為「一代才女」。以梁林二人為中軸輻射的文化圈,可謂群星閃耀,知識界精英紛紛登場。這些自由的知識份子,也多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者,他們多成為中國後來不同領域的大師。

以王財貴教授為代表的當代教育家研究發現,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是世界最優秀的教育方法。傳統國學啟蒙教育,是造就神童與大師的途徑。民國時代以梁林為代表的大師們正是傳統教育的受益者,他們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使他們能更好地吸納西方文化新知並創新開拓。而中共在大陸把一切財產充共,徹底毀掉傳統文化後,中國士的階層被徹底摧毀,產生大師的土壤也被毀壞。從這個意義上說,梁林代表的時代,是中國文化最後一抹絢爛的霞光。他們的存在,證明了中國現代人素質差的原因不是源於中國文化。

風尚自由 君子大氣

國軍北伐成功統一中國後,內有赤匪暴亂,外有日本入侵。蔣中正深知國弱不能馬上抵禦強敵,一方面在寄希望於國聯幫助的同時,強力剿共以圖儘快安內而後攘外,另一方面推動國民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到「七七事變」前,中國有一個短暫的風歇雨住期,文化自由的空氣帶來了文藝復興色彩的繁榮。這一現象,在梁林故居的小舞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在1931年至1937年的6年間。梁林租住在北京北總布胡同3號(現稱24號院),那是他們人生最璀璨幸福的時期。哲學家金岳霖就住在梁家後院,前院與後院相通,每週六下午,院子裡經常是高朋滿座,文化界的學者、教授、作家等知名人士經常在這裡聚會。林徽因以其才華學識和連珠妙語成為沙龍的中心,因此曾有「太太沙龍」的美稱。這個時期,梁林對中國建築史及文物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梁思成在林徽因協助下從事古代建築實例的調查、研究和測繪等工作,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研究資料,奠定了梁林二人古建築大師的地位。林徽因的幾十篇優秀文學作品也多發表於這一時期,奠定了她新月派詩人的地位。

不僅在事業上,在婚姻情感方面,圍繞樑林的愛情故事,也給後人留下了回味無窮的詠歎調。

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都深愛著林徽因,林徽因無疑也愛他們。徐志摩是她文學上的良師益友,也曾是她情竇初開時的思戀,但是徐有妻子,所以林斬斷了戀情,只是把他當作摯友,即使後來徐已經跟妻子離婚,有泰戈爾牽線,林徽因也沒有重拾戀情,而是把心定在了梁思成身上。梁與林留學美國期間,林的愛慕者如「過江之鯽」,但是林無轉移,最後在梁啟超的安排下與梁思成結婚。金岳霖是徐志摩的好友,跟著徐志摩到梁家後,與梁林二人成為至交。金讚羨林的人品,對林呵護有加,與林也是知心。林曾經感覺愛上了他而非常苦惱,告訴梁思成,梁雖痛苦卻讓林自己選擇幸福;而金得知後,忠告林:梁思成是真正愛她的人,他不能傷害愛她的人。一場風波就這樣悄然化解。「真愛一個人就不要傷害愛她的人」,這恐怕也是梁思成能真誠對待金徐而從無芥蒂的原因。徐志摩每到北京必住在梁家,而金岳霖總是與梁家比鄰而居,儼然一家。這裡既有梁對林徽因的摯愛和信任,也有他寬厚的君子胸襟。人間只一個林徽因,誰愛都無罪。惟其此才配得上林徽因,才使林愛他陪伴他一生。林徽因對愛自己的其他男人並沒有越矩之舉,她把完整的愛給了梁思成。她與丈夫同甘共苦琴瑟和鳴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愛他的註釋。

圍繞樑林演繹的現代友情、愛情與婚姻故事,展現了一代英才溫潤如玉的君子雅量和操守風範。這些上層貴族,也是真正的文化貴族和精神貴族,他們平等坦誠互敬互愛尊重知識。如果中國能平穩地走下去,整個中國社會的文化道德至少是現在台灣的風貌。

愛國與愛文化的不同際遇

在抗戰期間,梁林一家顛沛流離,夫妻貧病交加,但是即使再困難,他們也沒有停止過對古建築的調查研究工作。林徽因肺病復發,在病榻上還通讀廿四史,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初稿等文稿。生命危機之時,她拒絕了全家遷往美國的機會,表示要跟難中的祖國在一起。

1944年盟軍準備開始對日本進行地毯式轟炸的時候,在重慶任「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的梁思成,從保護世界文化的角度,不計私仇,帶著地圖去見美軍指揮官,在日本地圖上清楚地標明了奈良及京都的位置,提出不要轟炸奈良及京都的要求。因為這兩個地區有大量唐代風格的古代建築及藝術國寶。於是,美軍在1945年對日本110多座城市狂丟炸彈時,奈良和京都卻得以倖免。日本人民得知事情真相後,將梁思成譽為「古都的恩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先驅」。為了表達感恩之情,於2010年10月在奈良文化會館廣場公園立起一尊梁思成的銅像。就像他們為鑒真和尚立像一樣,他們要讓後代記住為日本文化作出突出貢獻的人。

梁思成能夠令美軍放棄轟炸奈良和京都,耶魯大學也尊崇他在建築上的造詣。美國人的態度,國民政府的信任,或許使他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全世界哪一個政府都會珍惜文物。所以,當共產黨拿出保護文物的姿態時,他相信了。然後,很快,殘酷的現實就令他痛不欲生——他不能保住中國的古都。

當共產黨要建設所謂新北京時,梁思成與陳占祥提出計劃,想把北京城作為當時全世界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來,成為一個「活著的博物館」留給後人。梁思成與林徽因還有很多美妙的構想:城牆上可以綠化,供市民遊樂;壯麗寬廣的城門樓可以改造成圖書館;護城河可以引進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然而,毛有佔據紫禁城做領袖的慾望,不想留舊城建新城。毛的理想是:站在天安門上,看到下面是一片煙囪的現代化城市。周恩來等其他人也都支持毛。於是,完整的明清古城牆和城樓就成了瓦礫。在明清古城牆拆毀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撫磚痛哭。林徽因曾痛斥北京市領導說:「你們把真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梁思成曾說:「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五十年後,歷史將證明我是對的。」

然而,痛苦與眼淚沒能保住古城樓。那時候他們是城市建設的絆腳石,不再是民國時期被尊崇的專家和權威。梁思成因為要保護古建築在後來不斷被批鬥檢討認罪。

拆毀悲劇與運命指向

中共從來就沒拿文物當回事。為了所謂新北京,而拆毀老北京——一個文化古都,從開始拆毀古城樓,到後來拆毀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直到梁林的故居也被拆毀,這是一個必然。梁林生前沒能保住古城樓,死後更保護不了故居。即使僥倖他們的故居被保存下來,在週遭高樓夾縫中的小院,哪裏還是他們熟悉的故居?

共產黨不僅是拆毀北京的地面古物,後來又指使紅衛兵拆毀了全國各地眾多的古代建築,尤其是古寺;外加撕毀、燒燬古代字畫書籍等。因此,國民的文化意識和素質早就被拆毀了。
林徽因病逝沒受到中共運動的折磨算是幸運,梁思成則備受侮辱和踐踏。梁林前後際遇的鮮明對比,給觀眾展示的正是共產暴政的邪惡、愚蠢與無法無天。

90年代,梁林輝煌的成就與人生逐漸被舊識整理出來,後人再次為其傾倒。不是說毛時代已經過去,改革開放讓中國進步了嗎?梁林故居的被拆毀,再次證明:中共還是那個中共——邪惡、暴力、愚蠢。

今天中國大地上發生的強拆,仍然是中共經濟發展破舊立新的需要。東城區文化委發明「維修性拆遷」的解釋,既是遮掩,也是文化被拆毀的體現。法律和規定在利益集團的強權面前,從來就是一紙空文的欺騙。如果梁林不是深具影響力的名人,這種遮掩解釋都不會有。

今日大陸中國,人民擁有的自由權利,遠不如民國之初。有學者指出,中共比清朝晚期更加黑暗專制。難道不是嗎?你看,當年竭力批判梁思成,甚至主張拆毀故宮的何祚庥,他仍然是中共得意的紅人。廟堂之上,一群類似何祚庥這樣無德的無良之輩當家,怎麼可能不發生強拆?中國人民怎能復興中華文化?

我相信,九泉之下梁林若有知,他們必不會為被拆毀的故居而傷心,他們定會為那些面對一次次被拆毀悲劇而不清醒的人傷悲。

相關新聞
美國教授談林徽因家族才女的愛情悲歌
林瓔獲2011年紐約市長文化藝術獎
世紀光棍節 盤點10大終身未婚名人
沉靜:由狼爸想起了民國慈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