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澳洲民眾更喜歡陸克文

【大紀元2012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延、何蔚澳洲悉尼編譯報導)陸克文更受澳洲民眾歡迎。這一點在24日連夜進行的民意調查中已經得到確認。大部份投票者喜歡陸克文勝過總理吉拉德。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導,在經歷了幾週逐漸升溫的領導權的緊張局勢後,週五(24日),前總理陸克文正式宣佈他將挑戰吉拉德的領導權。雙方將在這個週末全力遊說決策領導層的支持,備戰週一的投票。

澳洲人報發佈的最新Newspoll民意調查顯示,陸克文領先於總理和反對黨領袖艾伯特,受支持率為48%對自由黨領袖的40% ,53%對總理的30%。相對來說,吉拉德這兩週來則更加落後於艾伯特,支持率從原先的37%跌到34%,艾伯特的支持率則從40%上升到43%。

週六費爾法克斯(Fairfax)報紙發佈的Nielesn民意調查中結果也很相似。58%的人支持陸克文,而支持吉拉德的為34%。在誰是更適合於總理的人選問題上,陸克文以58%領先艾伯特的38%。

但根據調查,在工黨是否該拋棄吉拉德的問題上,公眾意見分歧。48%的投票者稱他們願意看到領導權的變更,47%的人希望保持現狀。在誰是更合適的總理人選上,吉拉德獲得46%的支持,艾伯特為47%。

預計這些數字不太會改變週一的會議決策,吉拉德仍然會得到大部份黨內支持。

陸克文已經發誓,如果他在投票中敗北,將轉成後座議員。但外界廣泛猜測,如果陸克文在首次投票中獲得可觀的支持,他將發動第二次挑戰。

澳洲政治小知識:

甚麼是領導權表決?

在澳大利亞的政治中,如發生黨內領導權之爭,解決方法是由該黨的國會議員對領導權競爭者進行投票表決,得到多數票者將贏得領導地位,而失敗者將放棄競爭,當一名後排議員。

在澳洲的政治歷史上,政黨內部的領導權之爭經常發生,2009年澳洲自由黨內由於對政策的不同意見而發生領導權之爭,自由黨聯邦議員進行了表決,當時的影子內閣部長艾伯特以一票之優勢將當時的反對黨領袖滕博(Malcolm Turnbull)擊敗,成為自由黨領袖。

2010年工黨副領袖和澳洲副總理吉拉德向當時的澳洲總理陸克文提出黨內領導權的挑戰,由於吉拉德在當時的聯邦內閣中有絕大多數的支持者,陸克文放棄了在聯邦議員內的表決,主動提出辭職,吉拉德贏得了領導權,並由澳洲總督授權成為澳洲總理。

人數是輸贏的關鍵

吉拉德和陸克文決戰的輸贏取決於各自支持者的人數。據各方分析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吉拉德在工黨議員中的支持人數為68,絕大多數的內閣部長都表示支持她。陸克文的支持者是29名,其中包括聯邦移民部長鮑文(Chris Bowen)。還有少數聯邦議員還未作最後決定。分析家們認為,毫無疑問,吉拉德和陸克文時隔兩年的再次權利決戰,勝者恐怕還是吉拉德。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澳洲陷領導危機 陸克文辭外長
陸克文辭職  形似挑戰澳總理
澳執政勞工黨 27日選黨魁
陸克文:吉拉德帶領勞工黨勝選無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