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搭橋 飛友共享信息選鄰座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新聞學教授傑夫.賈維斯在他一次從瑞士飛往紐約的八個小時飛行中,鄰座的女人渴望和他討論管理理論。「通常情況下,聊天不錯,但我有工作要做,」他說。一段時間後,聊天不能自然停下來,賈維斯先生採取了有效的一招:他戴上耳機。

通常,乘坐飛機時無法選擇鄰座,但是,有沒有別的可能呢?

本月初,荷航開始推出「相見和選座」試驗,允許持票人上傳他們的臉書或LinkedIn資料,並且使用這些數據來選擇鄰座。

幾年前,一些航空公司曾經進行過類似嘗試,包括法國航空公司,維爾京大西洋航空公司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它們嘗試打造飛行常客的內部社交網絡。

荷航負責客運業務的管理主任埃里克說,「至少10年來,一直有能否提高乘機時遇見有趣的人的機會的問題,但沒有適用的技術。」

航空公司加入社交媒體雖然相對較晚,不過正在迅速成為高級用戶,社交網絡不僅成為營銷工具,而且還可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方式用來瞭解客戶和他們的喜好。單單臉書就聲稱每日有近5億活躍用戶,比每天800萬人的空中乘客高出60多倍,荷航相信,許多乘客願意和別人分享個人資料,找到有共同興趣的人或者參與相同活動的人。

這個想法正在為更多人所接受。去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推出MHBuddy程序平台,允許預訂和辦理登機手續的乘客使用飛機上的臉書頁面查看他們的「朋友」是否在同一航班上,或是同時出現在他們的目的地城市。這一平台號稱每月有3000個活躍用戶,也支持乘友一起選擇座位。

丹麥航空公司planely,允許註冊用戶提交他們的行程,以查看同一航班上其它乘客的Facebook和LinkedIn資料。自從在2010年年底開始,Planely已為1500多名旅客牽線。

總部設在香港的satisfly公司,允許用戶提交個人資料信息以及他們的飛行「情緒」——喜歡聊工作還是侃大山,以及使用的語言,對鄰座的要求等等。這些信息由航空公司合作夥伴共享,它們將信息納入自己的座位分配平台的數據庫中。

雖然不可能「拒絕」誰選擇坐在你旁邊,飛行前兩天你可以選擇另一個座位。如果對更換座位感到尷尬,可以刪除自己的個人信息,然後使用匿名在網上平台重新選座位。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對此感興趣。創建了一個父母與幼童共同旅遊網站的達萬女士說,她發現這一趨勢「令人費解」。達萬女士說:「我的目標是飛行時不會丟失理智,也不會丟失孩子,」她從舊金山到印度和迪拜旅遊,並攜帶了她3歲的兒子和6個月大的女兒。「我不能想像我是好的鄰座,也不是特別感興趣坐在旁邊的是否是另一個帶孩子的媽媽,以便有共同語言可聊。」

分析家承認,「社交選座」更加吸引前往展銷會的商務旅客,或尋找旅伴的背包客,雖然這些情況有可能導致潛在的隱患。荷航的瓦伊克先生說,他的航空公司尚未積極推動選座方案,正在只為阿姆斯特丹至紐約、舊金山和聖保羅的航班提供。他說,到目前為止,只有約200名乘客參加,但方案禁止發生任何嚴重摩擦,航空公司希望今年春天將在所有洲際航班上推出該服務。選座方案的價值也超出了純粹的公共關係。瓦伊克先生說,「這將使航空公司更加能夠洞悉乘客。」

還有一些航空公司則反其道而行,更願意吸引寧願獨來獨往的乘客。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締結空中情緣 旅客自選座位
日本用傳統紙與塑膠做出高強度的可降解材料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