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iPad商标权跨国商战背后

人气 57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3月04日讯】(新纪元周刊265期,记者高紫檀报导)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在全世界畅销,不过在中国却遇到有关商标法的阻碍,这股抢正名的战火,从上海延烧到加州,至少在六家法院相继发起诉讼战火,而且这是一场谁都不能输的战争。

一边是债务累累面临破产的深圳唯冠公司(以下简称唯冠),另一边是全球市值最大业绩如日中天的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双方为争夺iPad商标权展开一场大战,官司从中国打到美国。

这是一场谁都不能输的战争。对于苹果来讲,如果官司输了,不但知名的iPad产品将面临改名,而且在中国大陆还将面临工商部门高达超过300亿人民币的罚款。另一方面对于唯冠来说,官司输了则意味着近30亿人民币的巨额债务无法清偿,股票退市。


苹果在中国的iPad商标权纠纷,引起中外媒体关注。(AFP/ Getty Images)


矛盾的焦点在于:苹果认为,他们已经合法的获得了iPad的全球商标,但唯冠认为,苹果不但“欺诈性”获得了全球除中国大陆之外的iPad商标,而且在中国大陆没有iPad商标的情况下售卖iPad产品,明显侵权。

在经济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双方各尽全力,从中国到美国,至少在六家法院相继发起诉讼战火。

诉讼战火在多地点燃

2012年2月22日,上海浦东法院就深圳唯冠提出的临时禁令申请、苹果提出的中止审理申请分别做出裁定:驳回原告深圳唯冠要求责令被告苹果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本案中止诉讼。苹果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2012年2月22日深圳唯冠科技的律师代表谢湘辉在上海法院外被记者团团围住。(AFP/Getty Images)


2012年2月22日,上海浦东法院驳回原告深圳唯冠要求责令被告苹果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本案中止诉讼。苹果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AFP/ Getty Images)


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取得了最终胜利,浦东法院做出这个裁决的原因是,苹果与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纠纷正在广东省高级法院审理中,在该院做出终审判决前,涉案商标权归谁所有尚处于不确定状态。

就在广东省高级法院做出裁决之前,唯冠又将“战火”烧到了美国。2月17日,唯冠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Santa Clara)的加州最高法院(Superior Court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提起了诉讼,控告苹果公司在2009年12月23日通过名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td.的子公司,从唯冠处以3.5万英镑的价格购买iPad商标,此举涉嫌欺诈。

唯冠在诉讼中说,苹果通过这家子公司进行操作,而不解释其购买iPad商标的真正目的,其行为存在“压制、欺诈和/或恶意”。按照唯冠商标案诉讼顾问李肃此前的说法,预计索赔至少20亿美元。

这意味着,即使广东省高院做出终审裁决,唯冠在美国对苹果的诉讼也将继续。而苹果,也在香港法院就iPad商标权起诉唯冠,不仅将买卖协议主体台湾唯冠告上法庭,同时还将不是协议主体的唯冠国际控股、深圳唯冠和杨荣山本人也一并起诉。

此前还有三场诉讼,苹果明显处于不利地位。2012年2月18日,广东省惠州市中级法院判决认定,被告顺电惠州家华店及第三人苹果电脑(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侵权。这是iPad商标纠纷开始至今,第一家被法院判定败诉的苹果经销商。由于第三人苹果电脑(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是苹果公司iPad产品的中国总经销商,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上全部iPad产品的销售均构成对唯冠注册商标权的侵权。不过,苹果公司迅速上诉。

此外,唯冠还在深圳一家法院起诉深圳国美电器售卖苹果iPad产品侵权,案件还在审理过程中。

2011年底,深圳中级法院一审判定,iPad商标权属于深圳唯冠科技。苹果不服,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

iPad商标争夺战的渊源

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由台湾商人杨荣山于1989年所成立,主要业务是平面电视以及电脑显示器的研发制造。这是台湾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技术公司,到20世纪90年代末曾跻身于五大电脑显示器制造商。

该公司在1998年推出号称是“真正网路个人电脑”的产品iPAD,全名是“互联网个人上网机”(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其中后面的三个字母都是大写,与苹果公司的平板iPad只有P是英文大写略有不同。此外,唯冠国际的iPAD,其外观与苹果公司在90年代畅销的彩色iMac电脑十分相似,有一个15寸大的萤幕,并且需要使用滑鼠及键盘来运作。这个产品大约生产了两万个。

唯冠国际有两家子公司,深圳唯冠和台湾唯冠,据称实际控制人都是杨荣山。

2000年,台北唯冠在欧洲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深圳唯冠在中国大陆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

2009年8月,一家新成立的名叫IPADL的英国公司(简称IP公司)与唯冠谈判,希望能够购买所有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

此时,正值唯冠国际由盛而衰之际,资料显示,2009年财年,唯冠国际的经营业绩继续出现大幅下滑,收入急跌74%至45亿港元,而净利润更是亏损了29亿港元。

2009年12月,IP公司与台北唯冠达成一项协议,以3.5万英镑的价格购得iPad全球商标权,合同附件中包含中国大陆iPad商标,签约时,杨荣山因事不能到场,同意并授权公司法务部处长麦世宏签署相关文件。授权书盖了两个章,一个是杨荣山的私人章,一个是台北唯冠的章。

此后,2010年4月7日,IP公司又与苹果公司签署协议,转让所有其取得的“iPad”商标相关权益。同时,苹果公司和IP公司向中国商标局申请大陆iPad商标的转让过户,但被中国商标局驳回。

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商标权的转让以登记为要件,不经国家工商主管部门的登记,权利并不发生转移。也就是说,苹果公司并没有取得在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权。

商标争端开始

在苹果公司看来,既然从台北唯冠手中购买了iPad全球商标权,并且有杨荣山的签字认可,自然包括中国大陆。尽管iPad商标权属并未发生转移,苹果在中国大陆尚未获得iPad商标权,但苹果公司仍然随后向中国大陆市场销售含有“iPad”商标的商品。

而此时的唯冠,由于背负沉重债务早已陷入破产。根据唯冠公告,彼时的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另对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八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2009年底,以八大银行为代表组成的债权人会议最终决定对唯冠进行债务重组。

深圳唯冠获悉苹果公司销售标有“iPad”商标的平板电脑的消息后,向苹果公司提出深圳唯冠为iPad商标的真正权利人,并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按照深圳唯冠的说法,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权是单独由深圳唯冠所有,台北唯冠无权转让。

2010年6月,苹果公司、IP公司向深圳中级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苹果公司依法取得了涉案商标的专用权,要求确认其为涉案商标专用权人,并以此为由申请查封保全iPad商标。

与此同时,唯冠的债务重组顾问和君创业公司发现,唯冠已经再没什么值钱的家当,最有价值的只有名下的iPad商标。据大陆媒体公开报导,从2010年10月开始,和君创业总裁李肃推动唯冠的八家债权银行联合起来向苹果公司索偿侵权损失。

2011年底,深圳中级法院一审驳回苹果诉讼请求。按照一审判定的结果,iPad商标权属于深圳唯冠科技。

苹果iPad多地被迫下架

令苹果始料未及的是,一审败诉当即引发了中国各地工商部门的关注,大陆媒体报导称,中国多地工商部门与深圳唯冠方面联系,希望深圳唯冠提供iPad商标被侵权的证明,以对苹果的侵权行为进行工商查处。

与此同时,唯冠也在中国各地对苹果展开了多方诉讼与施压。唯冠在广东省惠州市状告深圳顺电连锁服务有限公司惠州分店销售iPad产品侵权;唯冠也起诉深圳国美销售iPad产品侵权。同时,唯冠也在上海浦东法院申请禁售有苹果iPad商标的产品。

深圳唯冠授权律师马东晓在唯冠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有40多家工商局介入,四家法院介入,除了在深圳苹果是原告外,其余地方唯冠是原告。

在唯冠公司的四处出击下,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江苏徐州等多地工商部门对苹果公司侵权iPad展开调查。北京市工商方面对苹果开出的罚单高达2.4亿元,但目前未进入执行程序。


上海、深圳、江苏、北京、河北等多地工商部门均已对苹果公司侵权iPad展开调查,部分地区及商家对iPad进行下架处理。(Getty Images)


《河北青年报》报导,石家庄新华区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于2月8日接到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师函件,称“苹果公司iPad商标侵权”。在调查得知深圳唯冠出具的相关证明属实后,2月9日,该经济检查大队立即对辖区苹果专营店及苹果产品销售门店开展了侵权产品查处行动,查扣苹果iPad数十台,多家经营苹果的门店面临处罚。

继iPad在石家庄被下架后,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等多家国内B2C电商网站也将苹果iPad系列产品下架。此外,许多商场担心iPad在销售过程中惹来麻烦。大陆媒体报导,多个城市商家纷纷将iPad下架,即使有售也变成了私下预约订购。

双方各执一词

对于iPad商标权,唯冠与苹果双方各执一词。

按照唯冠的说法,2009年苹果公司通过“精心设计”,在英国成立了一家名为IP ApplicationDevelopment的公司(下称“英国IP公司”),并找到台北唯冠称iPad商标与公司名相近,希望能购买该商标,并多次承诺不与唯冠进行同业竞争。同时IP公司还表示如果不卖,将持续与唯冠打官司。

当时台北唯冠公司认为卖了有钱拿,不卖要打官司要花钱,唯冠公司也正面临财务危机,计划进行收缩,因此同意以3.5万英镑完成该交易。

杨荣山称:“在苹果iPad之后才知道IP公司背后是苹果,我们受骗了。”

唯冠声称,苹果当年是通过欺诈手段获得了iPad海外商标权,而且唯冠从未出售过大陆iPad商标权。

唯冠商标案诉讼顾问李肃引用美国律师的话称,苹果公司对iPad商标是整体欺诈偷抢。

据苹果公司的说法,苹果公司的发言人多次重申,苹果以正当的方式从唯冠购买了iPad商标,唯冠拒绝在中国履行同苹果的协议。

按照苹果的逻辑来看,苹果已经与台北唯冠签署了商标的全球转让协议,附件中包含中国大陆iPad商标,且签字人有唯冠实际控制人杨荣山的授权,这意味着苹果可以取得iPad在全球的商标授权,唯冠突然“毁约”,是钻了中国法律的空子。

中国法律规定,商标权的转让以登记为要件,不经国家工商主管部门的登记,权利并不发生转移。

苹果解释称,当时商标权转让请的是英国的律师,对中国法律的理解有差异。

事实上,在实际的商务运作中,很少有知识产权买卖是跟各国子公司分别签合同的,一般都是跟总部签署,再分别办理合同转让手续。苹果的问题在于,尚未在中国办理好商标转让,iPad已经推出。

双方最近在上海浦东法庭上辩论时,苹果方面出示的一个证据是涉及到关键的iPad商标中国大陆地区的转让协议呈批表,有深圳唯冠的负责人杨荣山在这个表上批了“准”字。

此前,苹果公司还公布了致深圳唯冠创始人杨荣山的律师函件。在律师函中,苹果称“深圳唯冠对商标转让毫不知情”等言论失实,深圳唯冠全程参与了iPad中国商标转让。律师函中显示了深圳唯冠参与iPad商标的过程,并列出了一些细节。如深圳唯冠法务部总监麦世宏曾签署iPad中国内地注册商标的转让协议等。

但唯冠称在深圳唯冠掌握的一份最终的iPad商标转让合同上,并没有加盖深圳唯冠的公章。

据《每经网》报导,苹果称:“多年前,我们购买了深圳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深圳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我们在中国大陆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但这一说法深圳唯冠并不认同,“苹果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目前在香港的诉讼尚未正式开庭,在临时诉讼中,香港法院要求深圳唯冠国际以及深圳唯冠在诉讼期间内不得转让、转移大陆iPad商标权。”这仅仅作为一种财产保护措施,香港法院并未对深圳唯冠国际以及深圳唯冠做出任何裁定。

不过苹果最近公布的香港法院的iPad商标案一份文件显示,去年7月,香港法官Hon Poon在这份文件中称,唯冠的行为让人感觉到,其在财务陷入绝境时玩弄阴谋;有理由相信,该公司拒绝履行将iPad中国商标权转让给苹果的合同义务,违反与苹果签署的协议。

裁决书表示,被告的所有行为都表明,他们已经违反了协议并损害了苹果和IP公司的利益。唯冠国际控股(Proview Holdings)、唯冠电子(Proview Electronics)和深圳唯冠(Proview Shenzhen)都在唯冠公司CEO杨荣山控制之下,他们都拒绝履行将该商标的中国区使用权以合适的方式转让给苹果的协议。相反,唯冠公司试图以此为商机向苹果索取1000万美元。

战火的背后

在四处起诉苹果的背后,唯冠公司也处处显露出和解的意愿。在一些专家看来,唯冠在美国起诉,更像一种商战策略,目的并非拿回全球商标,而是在美国本土向苹果施加更大压力。

李肃曾在微博中透露,目前唯冠的财产和iPad商标权均已被八大银行查封,八大债权银行认可的苹果赔偿金应该为四亿美元,金额再低的话要与苹果谈判商定。

在唯冠的媒体说明会上,李肃也强调:“如果苹果好好谈判,我们可以不追求当初的欺诈,但是苹果拒绝谈判,如果苹果仍拒绝,那么欺诈购买商标的诉讼是不可避免的。”

大陆媒体报导,深圳唯冠方面介绍,其实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就中国大陆“IPAD”商标权问题也一直在进行谈判,转让价格随着iPad的发售开始水涨船高,由1000万元美金一直涨到4000万元美金。但苹果公司最终没有接受这样的报价。

深圳中院最后一次开庭时,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师马东晓去跟苹果请来的一个香港律师谈调解时,被告知苹果只愿意出几百万人民币和解。

不过,有分析认为,双方此前对于和解资金的差异并不代表今后不会坐下来谈判。

双方败诉的结果

苹果如果被判iPad商标侵权成立的话,它的处罚额会有多大呢?

根据中国大陆相关法规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三倍以下。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第4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苹果iPad系列平板电脑累计在中国大陆销售了362万台。按照均价每台3000元计算,已经远远超过了108亿元人民币。如果苹果终审依然败诉,工商局对苹果的最高罚款可以超过300亿元。

此外,苹果iPad还必须在中国大陆改名才能销售,搞笑的是,中国商标局资料显示,从aPad到zPad,都已经被人抢注一空。

对于唯冠来说,输了官司搭进去的只是律师费与诉讼费,外加一个iPad商标权而已,但如果赢了,索赔的钱不但偿还债务有望,还可能咸鱼翻身。

资料显示,唯冠国际在香港的股票交易于2010年8月被暂停。如果该公司不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一份可行的救援计划,就将在今年6月面临退市。◇

本文转自265期【新纪元周刊】“专题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66/10483.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iPad 3:最值得借鉴的十大改进
产品名权之争 iPad恐遭中国禁止出口
唯冠“咬”苹果 大陆多地iPad下架
澳洲议会期间议员用iPad玩游戏惹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