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威脅 以色列深感緊迫 六國重啟談判

人氣 2

【大紀元2012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報導)以色列因伊朗核威脅而雙方關係日益緊張。美國週二同意與其它五國與伊朗重啟就其核計劃的談判。此舉不被外交界人士看好,但都認為這是為避免以色列採取軍事空襲所嘗試的最後外交途徑處理危機。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阿什頓(Catherine Ashton)強調談判是為尋得「具體可行」的步驟。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美國和以色列的外交關係不錯,但兩國在界定伊朗威脅的迫切性和對此應作何反應方面仍存在分歧。這些分歧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影響美以關係。

美國和以色列是盟友,但雙方在如何明確界定德黑蘭發展核計劃不得跨過的「紅線」上意見相左。

美國官員說,奧巴馬不願超過其總體政策,即美國致力於通過外交、制裁和武力來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其中武力只是作為最後的手段。

美國致力外交、制裁途徑,武力是最後手段

奧巴馬週二晚在華府記者會上表示,伊朗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領導團隊也因受壓力意見分歧。他堅信利用外交手段和施壓,仍有機會達成目標。他重申,美國不支持伊朗獲得核子武器。

他說:「沒有事實證據顯示,我們必須在接下來一、兩週,甚至未來數月決定是否採取軍事行動。」

奧巴馬認為,軍事「恫嚇」將適得其反,反而使全球石油價格爆沖、推升市場對伊朗石油需求,並抵消經濟制裁作用力。他呼籲全球團結起來。

他表示:「此風險涉及以色列、美國至全球。我們已有太多輕言戰爭的例子。」

以色列:外交解決問題的時間不多了

六國舉行會談的提議緣自伊朗和以色列之間近幾個月來日益的緊張關係。

據《金融時報》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週一與奧巴馬會晤後表示,運用外交解決伊朗核武器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以色列一直耐心地等待國際社會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等待透過外交工作制裁能夠奏效,」內塔尼亞胡在一個場合對著許多國會議員說,「我們沒有人能夠承擔得起更長時間的等待。」

內塔尼亞胡目前沒有詳細告知美國,以色列可能於何時何地對伊朗採取攻擊行動。之前,他對記者強調,只有以色列才能最終決定什麼是最符合其國家安全利益的。

內塔尼亞胡表示:「身為以色列總理,我的首要職責是確保以色列可以為本國命運做主。」

報導中說,依內塔尼亞胡的意見猜測,以色列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採取軍事行動,旨在摧毀伊朗的核設施。

以色列前軍事情報局長雅德林(Amos Yadlin)也表示:「以色列非常靠近做出艱難抉擇的時間點──伊朗發展出核彈或以國發動轟炸。」

伊朗與六國談判曠時費日

這次恢復會談將是伊朗與六國於2011年1月談判告吹以來首次舉行。

伊朗和六國的談判曠日持久,這些大國試圖說服伊朗以民生用的核燃料棒換取伊朗1,200公斤的低濃鈾燃料。但都沒達成協議。

此後,伊朗積極推進核計劃,包括顯著增進可用於核武器檔次的濃縮鈾。

西方外交官私下表示,他們懷疑在2009、2010年分別在日內瓦、維也納和伊斯坦布爾舉行了會談失敗後還有什麼可以期待的。

一名高級外交官表示,如果伊朗採取和一年前在伊斯坦布爾談判時的同樣態度,估計這場協商會很短暫。「但我們已準備好一步一步的解決方案。我的看法是,如果伊朗的態度是嚴肅的,我們可以有多達三回合的會談。」

德黑蘭方面週一釋放了一個可能妥協的信號。伊朗最高法院在這一天駁回美國海軍陸戰隊前隊員海克馬蒂(Amir Mirzaei Hekmati)的死刑判決。伊朗方面曾以美國間諜將他定罪,後又下令重新審理此案。

談判歷史:

● 2002年首次察覺伊朗核計劃。伊朗稱,它正開發民用核能。但西方國家擔心它在發展核彈。

● 2003年法國、德國和英國開放與伊朗展開其核計劃的談判。伊朗同意暫時中止鈾濃縮,並糾正以往的侵犯,宣稱任何興建設實施的決定都將提供聯合國人員檢查。但兩年後,德黑蘭放棄該協議,聲稱世界大國沒有提供足夠的經濟誘因。

● 2006年,為應對伊朗重啟鈾濃縮活動的決定,聯合國安理會強制執行6個制裁決議的第一項,堅持伊朗必須暫停鈾濃縮項目。

● 2008年奧巴馬接掌白宮,並接觸德黑蘭政權。

● 2009年3月,奧巴馬發送視頻消息,慶祝伊朗新年。但美國官員說,伊朗官員沒有表示對談判的興趣。

在庫姆附近的Fordow發現一個秘密鈾濃縮地點,懷疑是伊朗用於軍事目的計劃。

● 2009年10月,世界大國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試圖達成一項協議,提供用於民用核能目的的燃料棒(但不是炸彈),以換取德黑蘭的1,200公斤低濃鈾燃料。儘管巴西和土耳其試圖恢復談判,但都沒有達成協議,會談於2011年1月告終失敗。

● 2010年,伊朗在其納坦茲(Natanz)廠開始濃縮鈾到20%較高的濃度,這更接近武器等級的濃度。

● 2011年,國際原子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伊朗從事一項與核武器有關的技術試驗。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捷、比、荷率先制裁伊朗 已停購其石油
伊朗問題升溫 以色列或進行軍事打擊?
美媒:以若攻擊伊朗 不會知會美國
奧巴馬警告伊朗 動武不會遲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