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立茲獎新聞類得主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17日報導】(中央社紐約17日美聯電)2012年普立茲獎(PulitzerPrize)贏家出爐,以下為新聞類各獎項得主及評審評語。

公共服務獎:「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調查費城校園常見的暴力事件,使用有力的書面敘述及影片,闡述兒童對兒童所犯下的罪行,同時激起改善教師和學生安全的改革。

突發新聞報導獎:阿拉巴馬州的「杜斯卡洛薩報」(Tuscaloosa (Alabama) News)對致命龍捲風的創新報導。他們善用社群媒體及傳統報導,提供即時更新的資訊、幫助尋找失蹤者。即使斷電逼迫報社得跑到50英里外的另一間印刷廠出報,仍能交出紙本的深度報導。

調查性報導獎:兩組贏家,其一為美聯社的阿帕佐(Matt Apuzzo)、高德曼(Adam Goldman)、蘇利文(Eileen Sullivan)以及霍利(Chris Hawley)。他們報導紐約警察局(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透過秘密監視計畫,掌控了穆斯林社區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不但引發國會呼籲啟動聯邦調查,並點燃如何適當進行國內情資蒐集的辯論。

其二為「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的貝倫斯(Michael J. Berens)和阿姆斯壯(Ken Armstrong)。他們調查華盛頓州1個鮮為人知的政府機構,如何將脆弱病人的用藥偷天換日,從較安全的止痛藥換成更便宜但也更危險的美沙酮(methadone),拉響了全州的健康警報。

解釋性報導獎:「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柯西尼威斯基(David Kocieniewski),利用系列報導在錯綜複雜的法令中披荊斬棘,闡述美國的有錢人和企業如何一天到晚鑽漏洞避稅。

地方新聞報導獎:美國賓州首府哈立斯堡(Harrisburg)「愛國者新聞」(The Patriot-News)的甘寧(Sara Ganim)以及該報新聞團隊。他們勇敢揭露賓州州立大學美足校隊前助理教練桑達斯基(Jerry Sandusky)所涉性醜聞。

國內報導獎:「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伍德(David Wood)探究在十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遭受重傷的美軍士兵面臨何等的身心挑戰,報導引人入勝。

國際報導獎:「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蓋特曼(Jeffrey Gettleman)。他不顧個人危險,生動報導東非的饑荒與衝突。

特稿寫作獎:西雅圖週刊「陌生人」(The Stranger)的桑德斯(Eli Sanders)。他運用1名女子的法庭證詞和犯罪細節,描寫奪走她枕邊人性命、而她倖存的殘酷攻擊,架構出令人感動的敘述。

評論獎:「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施密奇(Mary Schmich)以她內容廣泛、質樸務實的專欄,反映並捕捉這個知名城市的性格和文化。

批評獎:「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的莫瑞斯(Wesley Morris)聰明而富於創造力的電影批評,以精準的筆鋒,以及在藝術電影和大螢幕票房之間的穿梭自在而聲名卓著。

社論寫作獎:從缺。

社論漫畫獎: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沃爾科(Matt Wuerker)不斷推出新鮮有趣的漫畫,諷刺華府無處不在的黨派衝突尤其令人記憶深刻。

突發新聞攝影獎:法新社的霍森尼(Massoud Hossaini)拍攝在阿富汗喀布爾(Kabul)擁擠寺廟遭遇自殺炸彈攻擊後,1個女孩驚恐哭泣的心碎畫面。

特寫新聞攝影獎:「丹佛郵報」(The Denver Post)的華克(Craig F. Walker)懷抱同情地紀錄1名從伊戰榮退的士兵,返鄉後如何受嚴重創傷後壓力所苦,透過影像幫助觀者掌握這項全國性議題。(譯者:中央社楊盈)

編按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也稱為普立茲新聞獎,1917年美國報業巨頭、匈牙利裔美國人約瑟夫‧普立茲遺願設立的獎項,到了70~80年代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越來越完善的評選制度使普立茲獎被視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第三位女性,是來自中東國家也門共和國,32歲的塔瓦庫•卡曼,她是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阿拉伯女性,也是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卡曼是一名活躍的記者、政治家、人權活動家,曾經兩次被也門當局逮捕,一次險些被暗殺,並受到死亡電話的威脅。
  • 時值中國新年--壬辰龍年的前夕,看看吳惠林教授,同時也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從科技、經濟和道德的觀點怎樣看待這聞名已久、令許多人聞之懼慫的「2012」。
  • 張傑連指出,地球的現狀是人類心靈的一面鏡子。近年頻頻發生的災難其實更多的是帶給人類重要的警示,那就是人類如何才能夠平衡好道德、精神和我們物質生活各個方面的關係而平安走向未來。
  • 2012年元旦前夕,歐洲各國領導人向國民發佈新年賀詞。只是今年的賀詞內容與往年不同,普遍顯得有些沉重,同時也預言2012年對歐洲來講,將會是艱難的一年。教宗本篤16世視和平和公正為今年的最大挑戰,他說,人類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新的一年,但同時也懷著憧憬,盼望未來能夠更加美好,而傳承基本的價值觀和美德是對未來充滿積極希望的最重要前提。
  • 伍凡在中國大陸生活44年。1980年到美國留學,至今己過了30年。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生活,對中共專制統治的弊病深有經驗。幾十年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生活,頗有體會。
  • 二零一一年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變動」,全球範圍變動,中國也是大的變動,這是過去幾年來沒有的現象出來了。那麼看看中國,中國今年胡錦濤也好、溫家寶也好、周永康也好,這些頭頭腦腦一個頭兩個大,非常難過日子,可以看得出來,情況擺在那裡。……
  • 展望看2012在全球範圍內能夠看到一點亮點的地方是在美國。其他地方看不出亮點,看不到亮點。只能在那裡挨、承受,承受到哪一個更大的矛盾暴發出來。這是我對2012的一個展望。那麼,希望中國能夠盡快地度過這個難關,盡快地結束這個制度,這個專制制度,讓老百姓過好日子,把更多的利益還給老百姓。中國老百姓不要共產主義了,不要你共產黨了,我要的是自由、民主、人權。所以這是一個希望。
  • 石濤,時事評論家,是近年來活躍在報紙、電台、電視台,以及網絡的中國問題專家。石濤說:2012 年傳出了希望的信息,宇宙強大的正面能量--善念傳出希望,負面的想法導致災難,無私善念的大集合能拯救今天的社會,看實驗實例:四千人冥想發出善念降低華盛頓犯罪率 。
  • 195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時年正是廿六歲。有人把「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相提並論,讚譽他有如「穿著T恤的國家領導人」,雖然他沒有繼承一個王國,穿T恤的他自己締造了一個王國。在祖克柏自己的王國裡,目前看不到豪奢墮落,而是有著「富而有德」的馨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