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者或躋身韓國國會 創先河

人氣 38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4月09日訊】由脫北者搖身一變成為國會議員的現年53歲的趙明哲,料在韓國本週三舉行的國會選舉中,成為首名在選舉中獲勝的朝鮮人,開創歷史先河。

據日媒報導,28年前逃離北韓來到韓國的趙明哲坦言,希望當選後能以「脫北者」身份,為兩韓統一謀求善策,以及改變韓國公眾對他們這些脫北「新移民」的負面印象和歧視。

趙明哲今次循比例代表制參選,廣獲「脫北者」支持。由於他在執政保守派新國家黨(前身是大國家黨)的政黨44名候選人中,位居第四,極有可能獲得議席。該新國家黨對朝鮮立場強硬,已切斷對該國的援助,並堅持要求朝鮮為2010年韓國「天安艦」事件道歉,才重啟加強兩國關係及提供金融援助的談判。

趙明哲說,與其循經濟推動國家統一,倒不如先從文化著手。鑑於韓國較朝鮮起碼先進20年,他認為除非韓國人曉得如何接納在同一國度生活的兩萬三千名「脫北者」,否則難談讓兩韓逾7000萬人融合統一,「最重要的是,毫不歪曲或美化地真正認識朝鮮現況」。

趙明哲出身幹部家庭與生俱來享有特權,其父趙哲俊是朝鮮建設部長,母親是俄文翻譯員兼大學教授,趙明哲入讀最高學府金日成綜合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擔任該大學經濟學教授。35歲在天津南開大學做交流學者的機會,令他人生變得傳奇起來。他發現中國的經濟改革,跟朝鮮雖同為共產主義國家,但自由程度卻有天淵之別,即使過去得到種種優待,但比起自由,全變得微不足道,於是在1994年不惜拋妻棄子,投奔自由到韓國。

躋身國會後,趙明哲最想做的,是打破公眾對脫北者的負面印象。「很多人誤以為,脫北者全部是因為飢餓才逃離朝鮮。可是誰知道那是個連喊餓都不可以隨意喊的國家?他們不是純為餓便捨棄家人。一起捱餓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能對朝鮮領導人說『你們錯了要改』,才是逃亡的根本。」趙明哲憶述稱,「我當初來到首爾時,對金正日政府滿腔仇恨」。

海外朝鮮人 定期接受使館洗腦

他嚐到了自由的可貴,感慨過去幾十年簡直令人鬱悶。「朝鮮人縱然到了國外,每週末仍要做生活報告,聽大使館傳召接受政策教育、偶像化教育。」他直言,朝鮮大學教授還要像幼稚園學生般,在校內要排隊接受訓練,所要教授的講義,須早半年提交審批。

由於熟識朝鮮內部事務加上擁有高學歷,他在韓國這些年主要從事研究工作,擔任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研究員、國際開發合作中心所長。去年他更獲政府委任為專門處理朝鮮脫北者事務的統一教育院院長,成為韓國歷來取得最高官位的「朝鮮人」。

對此,北韓方面則稱他是「人類垃圾」。有韓媒甚至報導稱,朝鮮派出一個殺手隊刺殺他。而他說﹕「金正日逝世後,大家均有些希望金正恩能帶來某程度的開明。不過他跟爸爸幹的一般無異。」

脫北者:「互聯網像魔法箱。」

在韓國目前約有23000名脫北者,其中不少人,由於不適應韓國社會,遭受歧視或不公對待,很難融入韓國社會,另外由於口音特別,也受到白眼,從事的多是卑微的工作。

據韓媒《New Focus》3月曾報導,脫北者抵達韓國後,感受最深的是文化衝擊。

33歲的脫北者金女士說:「任何時候都有水用、家務可用機器代勞,就像小時候看漫畫對未來世界的描述。尤其是馬桶、電視直銷購物,簡直連想都想像不來,若回去朝鮮跟人說,肯定會被當作撒謊。」

平壤中上層家庭出身的28歲池姓脫北者說:「到韓國後首次接觸互聯網,覺得像魔法箱。」

有在朝鮮「學過電腦」的人稱,上課時沒有鍵盤,要在黑板練習,導師指「未來會是人人擁有電腦的時代」,沒料到韓國已是家家戶戶都有電腦了。

韓國今年初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0%脫北者對在韓國的生活感到「滿足」,但41%受訪者的平均月薪僅2765至3950令吉,其餘的大多收入更少。失業率則達12.1%,是韓國民眾的兩倍。

如遭到不公待遇的、在朝鮮大學畢業的50歲李順英(假名)表示,她兩年間換了20份工作,始終找不到正職。要養兩女的她還遇到同工不同酬,月薪只及其他同事的3/4,她感慨根本不能抱怨投訴,因為「脫北者」標籤會令形象更差。

此外,調查還顯示,有一半隨父母到韓國的青少年,也感到苦惱和憂鬱。由於朝鮮和韓國的學校教育制度不同,他們要跟平均小2歲的同學一起上課。遇到問題時,往往因較年長難為情,或怕被嘲笑而不敢問同學,心裏難受,也難以交上朋友。

(責任編輯:樂慧)

相關新聞
9千人發郵件予胡錦濤 不要將脫北者遣返
韓各界齊聚中使館 抗議中共遣返脫北者
南韓政府擬發給脫北者公民證書
李明博晤楊潔篪  談脫北者遣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