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北者或跻身韩国国会 创先河

人气 38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4月09日讯】由脱北者摇身一变成为国会议员的现年53岁的赵明哲,料在韩国本周三举行的国会选举中,成为首名在选举中获胜的朝鲜人,开创历史先河。

据日媒报导,28年前逃离北韩来到韩国的赵明哲坦言,希望当选后能以“脱北者”身份,为两韩统一谋求善策,以及改变韩国公众对他们这些脱北“新移民”的负面印象和歧视。

赵明哲今次循比例代表制参选,广获“脱北者”支持。由于他在执政保守派新国家党(前身是大国家党)的政党44名候选人中,位居第四,极有可能获得议席。该新国家党对朝鲜立场强硬,已切断对该国的援助,并坚持要求朝鲜为2010年韩国“天安舰”事件道歉,才重启加强两国关系及提供金融援助的谈判。

赵明哲说,与其循经济推动国家统一,倒不如先从文化着手。鉴于韩国较朝鲜起码先进20年,他认为除非韩国人晓得如何接纳在同一国度生活的两万三千名“脱北者”,否则难谈让两韩逾7000万人融合统一,“最重要的是,毫不歪曲或美化地真正认识朝鲜现况”。

赵明哲出身干部家庭与生俱来享有特权,其父赵哲俊是朝鲜建设部长,母亲是俄文翻译员兼大学教授,赵明哲入读最高学府金日成综合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担任该大学经济学教授。35岁在天津南开大学做交流学者的机会,令他人生变得传奇起来。他发现中国的经济改革,跟朝鲜虽同为共产主义国家,但自由程度却有天渊之别,即使过去得到种种优待,但比起自由,全变得微不足道,于是在1994年不惜抛妻弃子,投奔自由到韩国。

跻身国会后,赵明哲最想做的,是打破公众对脱北者的负面印象。“很多人误以为,脱北者全部是因为饥饿才逃离朝鲜。可是谁知道那是个连喊饿都不可以随意喊的国家?他们不是纯为饿便舍弃家人。一起捱饿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能对朝鲜领导人说‘你们错了要改’,才是逃亡的根本。”赵明哲忆述称,“我当初来到首尔时,对金正日政府满腔仇恨”。

海外朝鲜人 定期接受使馆洗脑

他尝到了自由的可贵,感慨过去几十年简直令人郁闷。“朝鲜人纵然到了国外,每周末仍要做生活报告,听大使馆传召接受政策教育、偶像化教育。”他直言,朝鲜大学教授还要像幼稚园学生般,在校内要排队接受训练,所要教授的讲义,须早半年提交审批。

由于熟识朝鲜内部事务加上拥有高学历,他在韩国这些年主要从事研究工作,担任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研究员、国际开发合作中心所长。去年他更获政府委任为专门处理朝鲜脱北者事务的统一教育院院长,成为韩国历来取得最高官位的“朝鲜人”。

对此,北韩方面则称他是“人类垃圾”。有韩媒甚至报导称,朝鲜派出一个杀手队刺杀他。而他说﹕“金正日逝世后,大家均有些希望金正恩能带来某程度的开明。不过他跟爸爸干的一般无异。”

脱北者:“互联网像魔法箱。”

在韩国目前约有23000名脱北者,其中不少人,由于不适应韩国社会,遭受歧视或不公对待,很难融入韩国社会,另外由于口音特别,也受到白眼,从事的多是卑微的工作。

据韩媒《New Focus》3月曾报导,脱北者抵达韩国后,感受最深的是文化冲击。

33岁的脱北者金女士说:“任何时候都有水用、家务可用机器代劳,就像小时候看漫画对未来世界的描述。尤其是马桶、电视直销购物,简直连想都想像不来,若回去朝鲜跟人说,肯定会被当作撒谎。”

平壤中上层家庭出身的28岁池姓脱北者说:“到韩国后首次接触互联网,觉得像魔法箱。”

有在朝鲜“学过电脑”的人称,上课时没有键盘,要在黑板练习,导师指“未来会是人人拥有电脑的时代”,没料到韩国已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了。

韩国今年初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脱北者对在韩国的生活感到“满足”,但41%受访者的平均月薪仅2765至3950令吉,其余的大多收入更少。失业率则达12.1%,是韩国民众的两倍。

如遭到不公待遇的、在朝鲜大学毕业的50岁李顺英(假名)表示,她两年间换了20份工作,始终找不到正职。要养两女的她还遇到同工不同酬,月薪只及其他同事的3/4,她感慨根本不能抱怨投诉,因为“脱北者”标签会令形象更差。

此外,调查还显示,有一半随父母到韩国的青少年,也感到苦恼和忧郁。由于朝鲜和韩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同,他们要跟平均小2岁的同学一起上课。遇到问题时,往往因较年长难为情,或怕被嘲笑而不敢问同学,心里难受,也难以交上朋友。

(责任编辑:乐慧)

相关新闻
9千人发邮件予胡锦涛 不要将脱北者遣返
韩各界齐聚中使馆 抗议中共遣返脱北者
南韩政府拟发给脱北者公民证书
李明博晤杨洁篪  谈脱北者遣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