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哥大52歲清潔工 苦學10餘年獲學位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綜合編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名52歲的校工,用了19年的時間,半工半讀地讀完選修課程,終獲該校學士學位,一圓美國夢。

這位名叫菲利帕(Gac Filipaj)的男子,原為南斯拉夫蒙特內哥羅(Montenegro)人,從小務農,不過很喜歡讀書,其母語是阿爾巴尼亞語。為躲避戰亂,菲利帕於1992年隻身前往美國紐約,當時他一句英文也不會說。他打聽到紐約最好的學校是哥倫比亞大學,就應徵成為校工,經過7年的努力,才具有英語基本能力。

哥倫比亞大學對員工有特殊照顧,所有員工都可以免費聽課,所以菲利帕得以在學會基礎英文後,以半工半讀的方式攻讀學士學位。他通常是在上午上課,下午和晚上留在學校內從事打掃、擦地板、洗廁所和清理垃圾等工作。

菲利帕的工作時間是下午2時30分到晚上11時,當考試或要寫論文時,他要通宵熬夜,然後上午上課,下課後工作,沒有休息。

經過12年的苦讀,菲利帕終於拿到通識學院古典文學的學士學位。他計劃攻讀碩士,將來或許還會讀博士,而他也將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從事清潔工作。

該學院院長奧恩(Peter Awn)表示:「無論他是清潔工或學者,都是個非常自豪的人。他非常謙虛和感恩,並且創造自己的未來。」

菲利帕在南斯拉夫時就曾到貝爾格勒大學旁聽,當時經常要花7、8個鐘頭才能來回一趟。他最喜歡有關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塞納卡(Seneca)的科目。

菲利帕在13日上午參加普通教育學院的畢業典禮,獲頒畢業證書。參加這次畢業禮的學生,將可以在16日參加全校的畢業典禮,其中大多數學生都是20幾歲。

哥倫比亞大學隸屬常春藤聯盟,在美國排名第4,僅次於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

(責任編輯:畢儒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4月19-20日,法輪大法學員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園中心揭露中共活摘器官真相,下面是部份照片。
  • 台灣開學大學舉辦的國際男籃大學邀請賽昨天開打,預計三十一日舉行冠亞軍爭奪戰,根據目前各隊戰績,以美國波士頓大學及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冠軍呼聲最高。
  • 以「言論自由」為藉口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做法開脫,是沒有依據的。按照哥倫比亞大學校長Lee Bollinger的說法,Ahmadinejad否認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見諸報導的支持針對無辜平民和美軍的國際恐怖主義,對公民特別是女性的壓制,監禁記者和學者等等。
  • 日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推出了戲劇「尋找李偉」, 劇本中持續對黑人使用種族歧視型語言進行攻擊, 學習中文的黑人學生出席了演出。她不堪劇中多處種族歧視的語言和觀眾的反應,給贊助演出的哥大中國留學生會寫了一封公開信。
  • (大紀元記者王薇編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雖然是常春藤名校的一員名聲卓著,但實際上不少該校學生的學業水平令人質疑,因為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近日的報導,一個付費抄襲網站的用戶中,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人數最多。
  • 英國演員艾瑪-沃特森將選擇入讀哥倫比亞大學。早前,曾有消息稱她將就讀耶魯大學,但據悉艾瑪很希望個人生活不被打擾,因而對於大學的選擇也是慎而又慎。有知情人士稱,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目錄已將艾瑪登記在冊,只不過她用了化名。
  • 在紐約,知名的學府很多,但都是散布在摩天大樓群中,通常沒有校園。出了教室大樓,就是車水馬龍的曼哈頓街頭,就連著名的紐約大學(NYU)也是如此。像哥倫比亞大學因為在曼哈頓上城,擁有一個不算小的校園,那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 哥倫比亞大學以政府徵用私人土地為公共用途來收購小商業地產遭到起訴。法院12月3日以3比2 裁決,哥大和州政府無權奪取私人土地。即使如此,哥大12月4日發表聲明說,在曼哈頓維爾(Manhattanville)附近擴大校舍的17英畝的建設工程將繼續進行。
  •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2日代表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贈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C.V.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近400冊的圖書,贈書儀式現場並展出「台灣畫境」攝影作品。
  • 【大紀元8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沖芝加哥報導)無論是大陸還是海外的華人家庭,讓子女學習音樂的家長越來越多。除了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其中也夾雜瞭望子成龍的心情。因此許多孩子也就在這父母為自己編織的夢想中學習著音樂,讓音樂學習變成了孩子的痛苦。雖然許多華人孩子學習了音樂,但要將音樂作為自己終生事業時,卻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缺席的選擇。8月6日,在芝加哥哥倫比亞大學舉辦了一場學生音樂會,參加演出的學生們對音樂的態度可能會給華人家長一些思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