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蒸九曬酸柑茶的快樂悠閒

人氣 39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安柏報導)在拜訪茶山找尋製茶達人的旅程中,結識了菁菁姐,受到熱情邀約,來到苗栗銅鑼鄉風光明媚的「遊採茶」自然農法茶園,適逢製作「酸柑茶」,得以親自體驗「酸柑茶」繁瑣的製作工序。

虎頭柑
「虎頭柑」俗稱「酸柑」或「年柑」可久放長達一個月也不爛,有紅橙橙的果皮,體型比一般椪柑大上一倍,無論顏色或外型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氣與豐收感,端上神桌敬神拜祖,取大吉(桔)大利之意。目前在桃竹苗地區開始有農民大量栽種虎頭柑並製成「酸柑茶」進駐傳統市場。

經過第一次蒸過的酸柑茶模樣( 攝影:安柏/大紀元)

酸柑茶
勤儉的客家人,過完年後將神桌上的虎頭柑取下又不捨丟棄,將自己家中種的茶葉塞入虎頭柑中,經過不斷蒸、曬、烘、壓的工序,到中秋節長達半年時間。經過太陽的曬與炭火的蒸烘,橘皮與茶融合,橘皮已轉化為陳皮,早期醫藥不發達,客家人受到風寒咳嗽時,會以酸甘茶當成鎮咳、化痰、解熱的保健品。
撞擊出茶香果香的茶葉塞回虎頭橘中,蓋上皮蓋( 攝影:安柏/大紀元)

酸甘茶製作
首先將橘子開洞挖出果肉,將果肉混合茶葉再塞回虎頭橘內,看似簡單的步驟,當天卻花了整整一天的功夫,才塞好40幾個酸柑茶。菁菁小姐說:「真正磨人的是那『九蒸九曬』的繁複製茶工序,簡直就是長期抗戰!絲毫馬虎不得。要守著酸甘茶無法出遠門,即使有事外出也要託左鄰右舍代為注意,下雨前要幫忙將酸甘茶移進屋內,不可淋到雨,等到翌年肯定會將成品送給鄰居。」鄉村的這種敦親睦鄰的融洽氣氛可不是水泥叢林可想像的景象,那種人與人之間毫無距離感的互動羨煞在場的來賓。

整個製茶過程中,讓筆者全身毛孔通暢愉悅的莫過於當柑橘的果汁喚醒久睡的茶葉,所激盪出來的果香撞上茶香的高峰飄盪空氣中。讓人回到孩童單純心情,不斷地吸入滿室的芬芳,感覺似乎與酸甘茶融為一體!

「遊採茶」自然農法茶園( 攝影:安柏/大紀元)

自然農法的茶園
做完酸甘茶天色未暗,利用空檔菁菁帶我們閒逛她的自然農法茶園。看到茶園內有雜草夾生不同於慣型農法看不到雜草,由於無農藥、用落葉製作堆肥不用化學肥料,不以除草劑控制雜草。因此片片茶葉得來不易,當然就更不能輕易浪費掉,製成酸甘茶算是最好方法。菁菁指出:「以自然生態系循環所栽種的茶葉,不但有益健康,更不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自然農法種的茶與酸柑以傳統人工製成酸甘茶滋味特別。菁菁今年還將紅茶烏龍茶放進虎頭柑中,她以品茶人的心情在做茶,更期待明年開封后泡出來的茶湯的驚喜。

對比都市的燈紅酒綠,繁華的生活,讓人忘卻古人自給自足,自在快樂的悠閒生活與心情,也忘了尊重萬物及感謝上天的賜予。經過這場「酸柑茶」製作才感受到茶人想認真做出一泡好茶的那份心意。

(責任編輯:菲雪)

相關新聞
【鄧醫談養生】骨質疏鬆症狀不明顯 預防與治療法
【鄧醫談養生】葉克膜使用 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鄧醫談養生】泌尿道感染、前列腺炎 不可不知的事
我年輕, 不隨波 因為我閱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