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經濟表現滑落 分散出口及產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31日電)台灣在IMD最新競爭力排名,因出口衰退致「經濟表現」下降,影響競爭力總排名。學者建議,要從出口分散和產業結構下手,也要加速與主要貿易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2全球競爭力報告,在59國中,台灣居第7,去年第6,但仍是亞洲第3。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南韓、中國大陸與日本。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官員分析,台灣排名較去年滑落1名,主要是因「經濟表現」下降5名所致,凸顯以出口為導向的開放經濟體易受國際經濟風暴影響。

以亞洲4小龍為例,韓國今年總排名因「經濟表現」滑落2名拖累而停滯不前。新加坡今年總排名是2004年以來首次滑落前3名以外,主要也是因經濟表現下降4名所致。

經建會指出,政府必須警惕,在強化經濟成長動能、打造自由開放、與國際接軌經濟環境的過程中,必須同等加強對全球化風險的防範能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也表示,台灣出口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含港澳),其次是東南亞,再加上日本,三個地區占出口的2/3,台灣出口地區太集中;出口產業也集中在資通訊、石化、橡膠等,只要遇到國際景氣不佳,台灣出口就易受衝擊。

孫明德表示,台灣出口產品是中間材料、原材料或零組件,沒有最終的消費產品,每次經濟不好時,該買的家電或消費品消費者照樣購買,但台灣沒有這些品牌;當景氣不好時,資通訊產品不是非買不可。

孫明德認為,這樣的出口結構導致經濟表現下滑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孫明德建議,產業要多元化而非集中在製造業,出口地區也不能太集中,開拓新興市場不只中國、印度,還有其他地區例如中南美洲、非洲,或東歐等地區。

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則表示,台灣出口這兩年受歐債影響表現不甚理想,今年經濟成長率恐較去年下滑1個百分點以上,年中國內研究機構恐會再下修經濟成長率。

吳再益認為,雖然兩岸有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但韓國也開始與中國談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受出口排擠的壓力日大。因此,台灣要加速推動與其他國家簽訂FTA。

吳再益表示,台灣是小型經濟體,不能靠內需支持長期的經濟成長,出口是長期穩定經濟成長的重心;台灣也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因此,不能延緩簽訂FTA,必須要加快腳步,否則將帶來很大衝擊。

經建會官員指出,「經濟表現」排名滑落,反映台灣小型開放體制易受國際衝擊,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受到衝擊尤大,貿易、投資、經濟成長等排名明顯退步。

官員表示,政府將強化景氣短期因應措施,並推動中長期的結構調整與轉型。

孫明德表示,經濟不只外貿,也包括內需,政府有一些改革動作,包括證券交易所得稅和油電雙漲,影響內需市場,在景氣低迷的時候,這些都不是當務之急,應該也要思考是不是要刺激內需,「光靠外需回溫,不如內需先振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