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證交所董事長:現行證交稅 就含證所稅

好比檸檬和萊姆 薛琦:現行證交稅 就含證所稅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北專題報導)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9日出席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的「金融與經濟政策研討會」時表示,今年證交所的年度累積績效因受到證所稅紛擾,股市交易量大減,原本理應在6月分就能達到5成績效,現在卻連4成都達不到;他認為若對自然人課40%證所稅「有點離譜」,證交稅裡就含有證所稅的精神,所以不是「蘋果和橘子」的關係,而是「檸檬和萊姆」,證交稅就是證所稅。

薛琦說,既然要課稅,「稅率」很重要,要市場都能接受的稅率才有可行性。他建議,台灣最好不要用一個「很奇怪的版本」,參照鄰近國家的稅率才有可行性。

證所稅紛擾 嚴重影響台股成交量

薛琦警告說,台股受證所稅衝擊下,「量」才是大問題,中實戶如果不回來,量就很危險;有能力賺錢的券商將少之又少,證交所的績效也會大受影響。

薛琦指出,儘管去年受到歐債影響,股市表現不佳,去年11月台股月均成交量仍有890億元,12月月均量有820億元,當時交易量就已造成6成券商虧損,但今年證所稅議題祭出後,4月股市量縮,交易所本來6月應達到年度績效的5成,現在卻只達到38%;按照證交所估算,要達到損益兩平的股市日均量是783億,上週日均量不到六百億元。

同時課證所稅、證交稅 世界僅兩國

薛琦表示,全世界只有英國和愛爾蘭同時課徵證所稅和證交稅,美國課徵20%證所稅,採分離課稅;日本對自然人課證所稅稅率只有10%;現在證所稅修訂版本按照持股時間及級距有所調降,就合理很多。

薛琦分析證所稅和證交稅的演變歷程,1970年政府本來有意課證所稅,因為技術上的困難打退堂鼓,改課證交稅,1990年證交稅調高到千分之6之後,又降到千分之3,並不再課證所稅;顯現證交稅裡面已含有證所稅的精神。

薛琦強調,資本市場不是隨便講公平正義,「能課得到稅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目前亞洲四小龍當中,對自然人都沒有課證所稅,尤其台灣自然人占股市成交比重65%,居亞洲之冠。其他國家自然人占股市比重分別為:韓國近5成、香港有20% 、日本有16%,因此推出證交稅對自然人居多的市場來說最方便。

至於市場擔心證所稅對新股IPO的影響,薛琦表示,今年新股海外回台上市公司有18家,比去年還多,證所稅影響海外企業回台上市狀況,目前看來不明顯,但對於還在輔導中的企業,也未顯示因證所稅影響要延掛或撤掛情況。立委修正動議版證所稅將IPO後繼續持股稅率分級距後,反彈也沒有原先大。但國內新股上市櫃家數,確實比去年減少。◇

(責任編輯:趙姿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