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到中國做生意﹖不必了,謝謝!

葉淑貞編譯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6日訊】西方媒體體認到在中國做生意的風險極大,除了要面對中共官僚系統貪腐的問題之外,還要與官營公司辛苦競爭,更遑論不透明的法治環境,也無法給予周全的保護。

新聞網站《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 )近日發表專欄作家馬克(Gene Marks)的文章「到中國做生意﹖不必了,謝謝」,作者認為,雖然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市場看起來相當大,但在中國做生意,不確定因素多不勝數,風險極大。

貪腐與專營權

最近《紐約時報》揭露一些美國電影製片廠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美國官員正在調查,美國電影公司是否非法支付金錢給中共官員。

在中國,除了貪腐的問題之外,還有給予企業專營權的問題。上述調查涉及神秘的韓三平(Han Sanping)所經營的中國電影集團(China Film Group)。該集團一直被拿來與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相提並論,但中國電影集團卻是官營機構,握有專營權。

這就是你在中國做生意會碰到的場景,也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多的中小型客戶對中國說:「不必了,謝謝!」的緣故。

中國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潛力雄厚。沒有人能抗拒這個誘惑。美國的公司當然想要去中國投資,且某些已經採取行動了。像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蘋果(Apple)和沃爾瑪(Walmart)已經投入數百萬美元與中國公司建立伙伴關係,或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公司。當然,如果你能提著裝滿錢的手提箱及裝滿昂貴酒的冰箱,去支付一個接一個的中國貪官污吏的話,你當然可以去投資…。

與中共官營公司競爭

在中國做生意,意味著與中共政府做生意。這不是偶爾幾次,而是一向如此。更糟糕的是與那些中共官營公司競爭,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中國仍然是一個非常腐敗的地區。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阿倫森教授(Susan Ariel Aaronson)最近寫道:「腐敗鑲嵌在中國獨特的經濟和政治中。」中國在二十世紀末期開始試驗資本主義制度時,許多政府官員變為企業家。中國共產黨也鼓勵地方官員在投資上競爭。這些地方官員獲得巨大的權力,他們利用這些權力去要求賄賂,分配資源,並提供青睞。一些官員甚至認為他們是在法律之上。貪腐及執法不力正在破壞中國經濟和社會進步。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帕斯卡爾(Cleo Paskal)也在《哈芬登郵報》上肯定地說:「…貪腐根本就建置在現代中國的基礎上。建築及基礎設施部門是這個國家貪腐最嚴重的兩個部門,把中國推向泡沫發展的風險之中,也可能危及其鄰國。」

風險極大

要小心,風險極大。中國盜版風氣仍然十分猖獗,很多中國人準備免費分享您研究的成果。除知識產權之外,受調查的40%的美國公司憂慮中國不一致的監管部門或不清楚的法律。考慮雇用中國律師嗎﹖中國律師可能效忠的是共產黨而不是你,因為他們已經發誓效忠中國共產黨了。

相關新聞
姜維平:陳德惠怒斥薄熙來貪腐枉法
中國政經高風險 專家:台倚賴中共或陷危局
信貸風險增  大陸銀監會要求五大銀行自查
美企業政治獻金 不保證有回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