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創記錄 貫穿黨文化主旋律

人氣 13

【大紀元2012年06月27日訊】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6月26日的報導說,有關中國食品的系列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打破了中國的電視收視記錄,有一億以上的觀眾把這部七集記錄片從頭到尾都看了。

報導說,這部記錄片之所以大獲成功,首先是因為食品這個主題是中國大多數人都感興趣的,其次是該片的高清晰畫面,這使得片中介紹的美食能給人強烈的感官刺激。

報導援引該片導演陳曉卿的話說,這部片子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採用了西方式的記錄片拍攝手法,它是在講故事,而不是像中國其他記錄片那樣總想教育觀眾。報導說,一名新聞評論員在談到《舌尖上的中國》為何在中國大獲成功時寫道:任何中國人,無論他如何國際化,都依然有一個中國胃,一個被寵壞了的、有識別力的、經驗老道的胃。

《舌尖上的中國》首輪反響之好令總編導陳曉卿有些不適應,陳曉卿很冷靜,他認為《舌尖上的中國》被推崇過度了。

黑心食品安全在引關注

這部宣揚中國美食文化的記錄片同時也讓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並引發討論。

據美國之音報導,用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的話說就是:「一個是有傳統飲食文化和悠久歷史的中國,一個是『擲出窗外』網站上的中國。」

在吳恆創辦的「擲出窗外」網站上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充斥著「黑心企業製作的黑心食品」的中國。這個被稱為「有毒食品維基百科」的網站收集了中國正規媒體在2004年到2011年7年間有關中國食品安全的17,000多篇負面報導。

正是因為中國存在的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人們對《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美食片的另一種反應是反感,就像美國大報《今日美國》所指出的那樣,因為它根本沒有涉及中國民眾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假冒偽劣食品帶來的日常危害。

食品領域宣傳的共產黨文化

旅美政論家、作家陳破空說:「這種在食品領域裡弘揚主旋律是共產黨文化的一部份,實際上掩蓋了食品安全問題,就是當代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很多網友說,談舌尖上的中國,我們更關心的是舌尖上的安全。你談中國的美食,我們更關心我們自己身心的健康。」

旅美政論家陳破空說:「中國因為黑心食品在世界上已經著名了,應該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唯一大規模生產黑心食品的國家,像前幾年在日本出現的毒餃子事件,今年在韓國出現的人肉膠囊事件,就是把胎盤或是死嬰做成膠囊,含有超級細菌的,在國際上已經是臭名昭著。在美國,每年在海關檢查出來的假冒偽劣產品,60%以上來自於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讓全國逾億觀眾垂涎欲滴,亦令一批酒店一夜走紅,此外也被踢爆造假。香港飲食節目《蘇 GOOD》客席主持人、廣州著名食家鮑汁飛哥透露,片中出現的雲吞麵,不是來自因竹升麵而一夜走紅的廣州竹園麵館,而是大酒店出品,藉此為自己宣傳。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舌尖上的中國》走紅:眼淚口水一起飛
辛酸:大陸兒童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中國美食記錄片引發食品安全反響
詩歌:舌尖上的中國「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