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牛9月叩關

台經院詹滿容:美應正面談TIFA

台經院學者籲美不應以先決條件、必要門檻 再擱置TIFA 並直言加入TPP 「我們絕對準備好了」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美牛案前日三讀通過,農委會表示,含瘦肉精的美牛最快9月進口,至於台美的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何時復談,經濟官員只表示「進行得相當順利」。台灣經濟研究院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執行長詹滿容呼籲,美國不應再像過去的智慧財產權(IPR)、藥劑產業、美牛等,以「先決條件」、「必要門檻」再次阻擋TIFA的繼續進行,任何議題應都放在TIFA內談判。

立委黃昭順與21世紀基金會於昨(26)日共同舉辦「TIFA到FTA?展望後美牛時期的台美政策」座談會,會中邀集學者與官員的參與,詹滿容當著美國在台協會(AIT)經濟組長陶艾倫(Alan Tousignant)的面,率直的對美國在美牛案近似「威逼」的態度做了回應。

要加入國際貿易組織,美國曾質疑台灣是否「準備好」?詹滿容也直言:「美國發起TPP(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邀請越南、秘魯加入會員國,若他們準備好了,台灣就『絕對』準備好了。」會後她表示,學者的彈性比官員大,該說、想說的就直說。

詹滿容說,外在的環境在變化、下世代的議題在創新,沒有一個國家會自認已對FTA的談判完全準備好了,但台灣已簽了GPA(政府採購協議),當然可以簽FTA。

談國際貿易 要加強練「內功」

加入FTA各行各業的利弊不一,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徐世勳認為台灣的農業會受到很大的衝擊,他提出3點台灣農業應先加強的「內功」:一、提高農損基金,至少要比台灣加入WTO時設定的1千億要多兩倍;二、產製銷各有其專業,與其在源頭生產端去補助輔導加工,不如扶持農企業,整合上游形成產業鏈,擴大規模之外,更在品牌上著力;三、在地方投資的企業,其繳給中央的稅也應專款專用,回到地方。

對於徐世勳的說法,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深表同意,他認為農業產業鏈應做大,另外也要輔導地方特色農業,擴大在地消費的能量。◇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