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外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人氣 47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編譯報導)《華郵》日前發表文章,報導了由羅姆尼控股的Bain投資公司,幫助一些美國中小型公司將工作外包到國外,以獲得更低的勞動成本,更大的利潤。此文發表後,遭到羅姆尼陣營的否認。同時,也讓奧巴馬陣營利用來作為抨擊對手的又一個工具。

對於美國來說,工作外包這種形式到底給美國經濟和企業帶來了甚麼影響?就此,《華郵》在7月2日再刊登文章予以解析。

外包歷史的雛形和發展

回顧歷史,生產外包最初開始於上世紀20年代的工業大生產時期。由於各項工作在生產中不斷被細分,製造業工廠主發現與其自己像以往那樣包攬從設計、規劃、廣告到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的一切工作,不如將部份工作 – 如非關鍵部件的生產,外包給其它專營廠家,使自己集中在設計、研發、戰略等關鍵環節,能大大降低自己的成本,增加自己的收益。這就是生產外包的雛形。

在後來的幾十年中,隨著工業的發展,外包產業跨越了國界,形式了一個全球範圍的工業生產大作坊。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歷史數據,那時侯每一個被外包的工作能夠同時為美國國內創造了一個甚至更多的工作機會。這種現象符合了經濟學說中提到的,專業化生長和貿易的發展能使多方受益的理論 :它提高了每個環節的生長率、增加了每個人的收入並繁榮了每個地區的經濟。

往日對工作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跨國公司。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這些大型公司每在國外增加一份工作,就同時為國內帶來至少兩份新的就業機會。

但最近十年的數據顯示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的跨國公司在海外已增加了240萬份工作,但同時美國國內的工作卻減少了290萬份。

專門從事工作外包研究的達特摩斯商學院教授Matthew Slaughter說:「外包生產是否增加或減少了國內的就業機會,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非此即彼那麼簡單。」它取決於這家公司的生產規模和主營業務領域等因素。

對於自身發展依賴於出口的大型公司,當他們將工作外包給國外廠家或承包商時,他們在國內確實為工程、設計、市場營銷和金融領域增加了新的就業機會。原因主要是他們的出口銷售收入增長迅猛,繼而推動了上述這些生產和經營環節的發展。在這方面具有典型實例的企業包括波音和蘋果公司等。

但對於自身發展主要依賴增長緩慢的國內市場的中小型企業,外包生產的效益就沒這麼理想了。對於他們來說,外包僅僅是用成本較低的國外勞動力取代國內勞動力。為了自己在市場上的生存,他們不得不使用低價的外包勞動力。因此,他們對國內就業機會的挽救或創造是非常有限的。往往這樣的公司也最容易被他人收購或控股。

工作外包的效益也受到不同行業的影響。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近10年中,服務行業依然在為國內和國外同時增加就業機會。但遺憾的是他們所帶來的新增就業數量不足以彌補美國目前損失的就業人口數量。

製造業的情形

如上面所提到的,早期發生在製造業內的工作外包確實為國內的工程、設計、市場營銷和金融領域帶來了新增就業機會。

但在最近幾年裡,尤其在信息技術產業,從事產品設計和研發的人員要更加熟悉產品生產過程,加強與產品生產環節的合作,才能使他們完成好設計和研發工作。因此,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將部份生產環節移到國外,而是許多高科技公司實際上已經將所有的生產移到或即將移到國外,包括產品的工程設計工作。因特爾公司前董事長Andy Grove 和IBM公司前首席科學家Ralph Gomory曾就此警告美國人,這樣下去,有可能顛覆美國的科技。

外包趨勢的變化

杜克大學國際商業研究中心主任Arie Lewin說,類似上面的現象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發生過。

當時,美國公司發現將部份收音機和電視機的生產環節移到日本能降低製造成本。他們這樣做後不久,日本人就找到了生產中的關鍵技術,能夠設計和製造出自己的品牌產品,最終擄獲了全球市場。原本希望能增加美國就業的計劃,最終帶來了負面效果。

根據Lewin的研究發現,目前服務業的工作外包,包括呼叫中心、計費系統、軟件編程和IT服務,正在對美國就業帶來一種不利的趨勢。對於這些外包服務,客戶越來越多的要求提供服務者位於國內或在本國附近,而不是跨州提供服務。曾經為外國客戶提供這些服務的美國公司將面臨的更嚴峻的競爭壓力。

根據很多經濟學家的理論,基於專業化生產與服務交換的工作外包是一種雙贏的模式。但這種理論是建立在假設各國貿易收支,基本平衡的基礎上 – 即本國從其他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後,其它國家也從本國購買相當數額的商品和服務。但隨著近年各國不斷增長的貿易赤字,這種假設遭到質疑。

就外包工作對整個美國經濟的影響而言,這不僅僅是數一數美國的某些公司在內部失去了多少工作或增加了多少工作的問題。從更宏觀角度看,外包產業繁榮了市場競爭,為股東和投資人增加了收益,也為消費者帶來了益處。市場競爭為全球消費者每年在購買商品時節省了上百億美元,同時還擴大了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範圍。

這些收益或節省的費用再次被投入到美國經濟中,為中小型企業帶來數十萬新增就業機會或新增產業。對於這方面的研究數據目前尚無法提供,因此而受益的美國工人也未必知道這些。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些確實發生了。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救經濟  奧巴馬向工作外包宣戰
不滿審稿工作外包 費爾法克斯記者罷工
反對費爾法克斯工作外包 坎培拉記者週五罷工
費爾法克斯已確認將部份工作外包海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