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蘇共和中共勾結分裂外蒙古(下)

人氣 571

【大紀元2012年09月06日訊】

【历史真相】苏共和中共勾结分裂外蒙古(上)

1945年10月外蒙舉行了全民公投,在蘇共佔領軍的控制下,這個公投可想而知無法表達真正的民意。投票並不是公平的無記名投票,而是要每個人站出來在大眾眼前,選擇在獨立或者不獨立欄目裡簽名,這樣沒有人有勇氣在蘇共面前表達真實的想法。另外很多蒙古人不識字,那麼由傀儡政府當局的工作人員來指示簽名應該在哪一攔裡寫。另外,如果參加投票人數少於50%,投票將無效,那麼政府就把每個人都編號,若缺席,則政府代為簽字同意,甚至一些駐蒙古的蘇軍也參加了投票。最後蘇共創造了50萬人口100%贊成票的奇跡。

1946年1月5日,民國政府發表簡短聲明,承認外蒙古獨立。蘇共利用其強權終於在霸佔外蒙古這個事情上再一次得逞。

時間進入1949年,現在該輪到中共登場了。中共從早期就一直支持外蒙古獨立。中共於10月1日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那時它稱中華民國政府是國民黨反動派,那麼它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廢棄反動派們所簽訂的條約。但是中共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於10月16日急切宣佈同蒙古建交。而在那時與蒙古有建交關係的只有蘇共和中共。

為了欺騙國內的民眾,人民日報在1949年8月14日發表中共的御用文人郭沫若的奇文《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外蒙古獨立》來給國內民眾洗腦,文中稱:「…倒是外蒙古人民比我們爭氣些,比我們覺悟的早,比我們更清醒地能和社會主義地蘇聯做朋友,因而得到了幫助,而比我們早解放了。我們假如是站在大公無私地立場,我們倒應該向外蒙古人民告罪、向外蒙古人民致敬、向外蒙古人民學習地。更那裡有什麼理由跟在美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地後面,來對蘇聯「憤慨」呢?…」,「…人民中國和人民蒙古今後應該是親密的兄弟,我們不能夠固執著那種宗主和藩屬的落後觀念了。那是絲毫也不足引為光榮的!…」這篇中共官方社論對蘇軍佔領蒙古是一派羨慕,恨不得蘇軍也能夠更早的佔領中國,同時高調表明中共支持外蒙古獨立。

此時中華民國政府因為蘇共背棄了不支持中共的協議,宣佈當初和蘇共簽訂的協約作廢,並開始反思當初輕信蘇共,被迫承認外蒙古獨立這件事情。

於是人民日報再一次在1950年2月24日發表黨史專家黃華的社論《只有國民黨反動派才痛恨蒙古獨立》,文中把1919年徐樹錚奉民國總統之命收復蒙古歪曲為「…日本帝國主義又利用了中國北洋軍閥安福系將軍徐樹錚侵入蒙古,在那裡建立了親日的軍事獨裁。…」。對於蒙古獨立,社論中說:「…承認蒙古獨立,對每個真正愛國的中國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值得歡呼的事。只有國民黨反動派才痛恨蒙古獨立,他們在當時被迫承認了蒙古獨立,事後又大肆造謠,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蘇聯,說:「蒙古獨立是中國領土的喪失」…」。

這篇文章點明了國民政府是被迫承認外蒙古獨立,同時承認了對於中共來說,外蒙古獨立是天經地義,是值得歡呼的事。這篇文章除了欺騙以外,還充滿了對於反對外蒙古獨立的民眾的赤裸裸的威脅。因為文中稱只有國民黨反動派才痛恨蒙古獨立,而我們都知道,在50年代,國民黨反動派那可是要殺頭的罪名。

1950年10月毛澤東再派周恩來去蒙古主持主權移交儀式。同年中共與蒙古交換地圖勘定邊界,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可見,中共在49年建政前後,是迫不及待的,並且是理直氣壯的把外蒙古推出國門之外。

1952年民國政府意識到原來的先和平發展再謀求外蒙古回歸的計劃短期無法成功,開始尋求別的辦法試圖拉住外蒙古這離家的遊子。民國政府先是在1952年聯合國大會上控訴蘇聯沒有履行當初的條約。聯合國大會在調查後,證實控訴屬實。在聯合國控蘇成功後,隨後民國政府在1953年2月聲明當年關於外蒙古獨立的公告失效。由此可見民國政府蔣介石始終沒有真正放棄外蒙古回歸。

1955年,蘇共謀求蒙古加入聯合國。美國最初反對,但蘇共威脅,如果蒙古無法入會,蘇共將反對西班牙,日本等美國盟友加入聯合國。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回來做民國政府的工作。11月22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致信蔣介石,稱「13個國家熱切渴望加入聯合國,因此值得付出同意蘇聯5個衛星國加入聯合國的代價。我們不能傷害大多數,否則相當於幫助了共產主義,也會嚴重損害我們在聯合國的影響。」他在信中還建議民國政府不一定要對蒙古投贊成票,只要棄權即可。他特別強調此事「對我們雙方都十分重要」。11月26日蔣介石回信艾森豪威爾,指責美國應該為外蒙古獨立負一定責任,「我們聽從了美國政府的好心建議」,才與蘇聯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55年11月28日,艾森豪威爾總統再次致信蔣介石,警告他如果濫用否決權,將是對安理會大多數成員意願的對抗。蔣介石這次乾脆沒有回信,而是在第二天公開發表了一份新聞聲明,正式宣佈將會對蒙古加入聯合國投反對票。美國則通過新聞署發表聲明,批評民國政府的態度。12月13日,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大會上對蒙古入聯投了反對票。這也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期間投的唯一一次否決票。作為報復,蘇共隨後否決了日本等國的申請。

1961年又是外蒙古獨立的關鍵的一年,蘇共糾結一些非洲國家再一次謀求外蒙古加入聯合國。蘇聯和非洲一些國家達成協議:蘇聯支持非洲的毛裡塔尼亞入聯合國,而非洲國家支持外蒙古加入聯合國。當時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但被激怒的非洲國家會因此支持中共加入聯合國,在這種情況下,投否決票就相當於民國政府自絕於聯合國,若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那麼中共必定乘虛而入,最終外蒙古還是會入會,美國肯尼迪政府非常緊張,他們不想看到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施壓民國政府不要行使否決權,這造成了民國政府和美國外交關係的空前緊張。歷經幾個月外交上的交涉,最終民國政府同意不否決蒙古入聯合國,而美國也不可以投同意票。作為交換條件,肯尼迪第一次公開聲明美國堅決支持中華民國政府;並使中共國入聯合國一案成為聯合國的「重要問題」,即要三分之二多數同意才能通過;且肯尼迪承諾如果任何時候美國的否決能有效地防止中共進入聯合國,美國將使用否決權。


10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蒙古入會案。中華民國未參加投票表決。蔣介石1961年11月在國民黨會議時談到這次事件得失時稱:「就整個世界戰役來說,在防阻匪偽入會的間接目的上,我們可以算是換取了一次迂迴戰的勝利;但在防阻偽蒙入會的直接目的上,無可諱言,乃是我們一次嚴重的失敗和恥辱!」12月1日,澳大利亞、日本、美國等提出議案:任何涉及中國代表權變更問題的議案都是「重要問題案」。12月15日此案以61票贊成,37票反對,7票棄權,被通過為聯大第1668號決議案。

中共雖然那時還不是聯合國成員,但它也沒有閒著,為了幫助蘇共達成這個陰謀,中共甚至專門在1961年7月11日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慶祝所謂的蒙古人民革命成功四十週年,其實就是紀念從1921年起蘇軍佔領外蒙古四十週年。第一張郵票上主圖是中蒙兩國的國旗。第二張是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政府大樓。中共選在那個特殊的時刻發行這種郵票,目的是為蒙古加入聯合國吶喊助威。

在共產黨邪教猖獗的那個年代,外蒙古終於最終加入了聯合國,在獨立的路上又走遠了一大步。蘇共和中共再一次合力,把外蒙古擋在了祖國門外。

現在中華民國政府的中國版圖是一個秋海棠葉的形狀,而不是一個公雞的形狀,一個大的區別就是地圖裡仍然包括外蒙古。雖然由於時間的流逝,近年來一些民國政府的人員忘記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對外蒙古的定位出現模糊,但外蒙古回歸的大門在中華民國一側一直是開著的。

共產黨,這個危害世界百年的幽靈,是造成外蒙古獨立的根本原因。1991年蘇共解體後,外蒙古民眾終於能夠獨立自主,兩個月後,他們就把那個虛假的「人民共和」從國名中拿掉,蒙古人民共和國就此消亡,一個民主的蒙古國成立了。今天,中共在天怒人怨中也瀕臨解體。在不久的將來,中共消亡後,這個浸滿民眾獻血的「人民共和」也一定會從中國的國名中永遠消失。一個民主的蒙古面對的將會是一個民主的中國,那時,這位在外流浪百年的遊子也終於能夠有機會選擇是否重返祖國的懷抱。


(視頻:不朽的光榮—— 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 1945年8月,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歷時14年艱苦卓絕浴血抗戰,採用白崇禧上將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視頻:1945年10月10日,日軍北平投降: 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白崇禧上將親臨現場監督,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代表中國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北平十萬餘民眾與美、蘇、英、法代表觀禮,激動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勝利萬歲」,聲震屋瓦,響徹雲霄。)


(視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1970年在台灣陽明山中山樓的演講: 中華文化無人可以毀滅,中共獸性不相容。)


(視頻:捍卫中华 戰神白崇禧——碧血黃花崗 萬世流芳頌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23) : 1939年,日機轟炸蔣中正故鄉,災民遍野,白崇禧論克敵制勝, 桂南會戰崑崙關攻堅戰大捷,消滅日本鋼軍。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14)—— 1938年,徐州會戰血戰台兒莊, 蔣中正親臨視察, 白崇禧助李宗仁獲抗日首場大捷。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29 —— 歷史的血跡: 抗戰期間,國軍堅持敵後游擊戰,毛澤東和中共表面上擁護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抗日,背地裡對日軍游而不擊,破壞抗日,乘民族危難發展壯大中共實力。 )

(轉自看中國,全文完)

(責任編輯: 林遠山)

相關新聞
專訪辛灝年(五):蘇共陰謀與中共賣國
最大賣國賊   江澤民出賣的國土
宋紫鳳:透視《人民日報》「九一八」社論
賣國證據 網上驚現「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貨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