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中共新聞審查之爪伸向海外

「中國新聞審查跨向海外」

【大紀元2013年10月24日訊】(BBC)國際媒體援助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逐漸將其令人擔憂的新聞出版審查制度伸展到海外。

這項研究報告的作者、人權組織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分析師薩拉.庫克追蹤了中國政府對中國內外西方媒體、中文媒體以及東南亞、非洲和拉美其它媒體的影響後,得出上述結論。

庫克說:「目前中國超過半數的人口都可以上網,雖然中國國內有審查,但一些政治性消息仍可以迅速擴散,中國共產黨越來越擔心傳入中國國內的海外新聞。」

國際媒體援助中心是非盈利機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個部門,這個機構宗旨是促進及推動全球的民主化,並向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及團體提供資助。

國際形象

上述研究將中國向海外媒體的施壓分為4種方式:中國官員直接懲罰拒不聽從中國對媒體報導限制的海外媒體;通過利誘引導媒體的自我審查;通過包括外國政府或廣告商等代理人間接施壓;最後是採取網絡攻擊和人身攻擊(但報告表明無法追蹤證實中國當局有這類行為)。

美國《華爾街日報》就該報告發傳真要求中國外交部置評,但沒有得到回應。

中國擔心在與美國的軟實力較量中敗北,此外中國認為外國媒體有反華傾向。而近年來,北京渴望提升其國際形象,其中就包括進一步採取措施控制或影響媒體對中國的報導。

鑒此,中國政府花費億萬重金,擴大中國官方媒體的國際輻射範圍,包括效仿半島電視台的成功,建立中央電視台美洲分台。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加強了對國內海外媒體的限制。

適得其反

在西方媒體方面,這份報告還列舉了西方媒體記者取得中國簽證時面臨的困難、發佈批評中國報導的媒體機構遭遇的網絡攻擊和外國新聞網站在中國被封的問題,包括《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都聲稱曾遭到中國黑客的攻擊。

報告稱,中國政府也增加了對港台媒體和其他國家的中文媒體的壓力。

報告還列舉了一些中國政府對海外媒體高壓給其帶來的適得其反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施壓行動在媒體或社交媒體上曝光的情況下。

報告鼓勵所有媒體公開其所面臨的中方壓力,並批評西方政府對中國壓力的反應「懦弱」。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政府關門會給你帶來甚麼影響?
助虐中共迫害中國人 國際名單大曝光
谷歌助翻牆 網民避審查有一套
谷歌智庫打造新軟件 助網路言論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