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住房危機

舊金山市長強調新建可負擔房比例

【大紀元2013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舊金山報導)近年來,舊金山經濟復蘇加快,房價逐步攀升,新樓房也不斷湧現。過去3年期間,舊金山房價上漲了22%,但同時,逼遷案例也上升了170%。11月12日(週二),在菲利蒙路(Fremont Street)181號高樓的奠基儀式上,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在演講中表示,可負擔住房建設引入私人投資,是舊金山的創新模式,並讓舊金山保持世界創新之都的名頭。而舊金山的新開發的樓房中,含有較高比例的可負擔住房。

在奠基儀式上,李孟賢宣布:「包括菲利蒙路181號在內,所有在『越灣交通中心』區(Transbay Transit Center district)在建和即將建設的3,500個居民套間中,35%、即上千個套間為永久可負擔住房。」

11月12日,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在菲利蒙路(Fremont Street)181號高樓的奠基儀式上表示,可負擔住房建設引入私人投資,是舊金山的創新模式。(周鳳臨/大紀元)

李孟賢說:「這些建築和場地在過去經濟下坡的多年以來被遺棄了,現在將他們重新發展,一半的私人投資,再加上住房信託基金的投資,在市區密集的地區、交通中心所在地周圍,建設上千套新的可負擔住房,這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

李孟賢表示:「現在,能夠負擔房子市價和不能負擔的人,將生活在同一個區,這就是舊金山的模式。」李孟賢還說:「我為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治下而感到激動。」

舊金山引入私人投資建設可負擔住房,這是在20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導致聯邦撥款削減,導致房管局經費缺乏,可負擔住房修繕困難之際,由李孟賢提出的。

但建設新的可負擔住房,是解決住房危機的一個方面。問題是,隨著經濟復甦,舊金山房價不斷高漲,市面的可負擔住房卻正在逐步縮減。

9月,李家逼遷案個案引發廣泛社會關注和同情,從而令愛麗絲法案(Ellis Act)逼遷問題浮顯。

11月5日,舊金山市府預算及立法分析部門公布的報告顯示,愛麗絲法案逼遷案例,從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的3年期間,上升了170%;而同一時段舊金山房價上漲了22%。報告中稱,隨著舊金山居民房市價增加,屋主賣掉房子比繼續出租要划算,這可能是使得愛麗絲逼遷案增加的一個原因。

發起調查的市議員坎波斯(David Campos)強調,在舊金山,不止是低收入者正在被擠出舊金山,各個收入水平的人花在住房上的錢的比例均在增加。

2011年,全市23.8萬個租房單元中,有近43%的人支付了收入的30%以上。在灣景區(Bayview)、Excelsior和訪谷區(Visitacion Valley),這一數字更是高達57%。坎波斯表示,在如太平洋高地(Pacific Heights)、馬里納(Marina District)、北灘(North Beach)這些富區,住房消費超過收入30%的人也有近40%。

舊金山高科技公司推特剛剛成功上市,引發了諸多抗議。其中住房倡導者們認為,舊金山以免稅等吸引高科技公司進駐舊金山,高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從業人員收入高,從而引發了舊金山住房價格、租房價格及辦公樓價格猛漲,並發生市場街中區屋主以建築不達標為由逼遷的案例。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舊金山華裔社區可負擔房 週四動土
幾個月火爆後 舊金山灣區房價開始冷卻
舊金山私人貸款入公屋 恐增加遊民
舊金山社區支持面臨被驅逐的華裔耆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