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在華慘淡經營又一年 外資撤離成趨勢

人氣 49

【大紀元2013年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顧曉華綜合報導)目前,大陸社會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不穩定因素,以及嚴重的空氣污染,令外資企業對大陸望而生畏,撤資、裁員頻發,外界普遍認為外企在大陸的日子已經變得不好過。

外企在華資本投資放緩

大陸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令企業的經營成本也隨之上漲,以及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等等原因,外企開始放慢對大陸大型工廠和設備的投資。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前11個月,大陸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9%。但是,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只增幅了4.7%,與去年14.5%的增幅比例相差甚遠。

報導中稱,增幅回落的部份原因是大陸勞動力成本上升,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經濟學家Louis Kuijs稱,這種狀況與低附加值行業競爭格局發生變化有關,目前人們更願意在柬埔寨而不是中國生產白T恤。

外企在大陸紛紛裁員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外企在大陸紛紛進行裁員,原因是大陸的經濟增速放緩至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據報導,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將裁減大陸的一部份員工;知情人士透露,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將裁減藥品銷售人員,但沒有說明會裁掉多少人;IBM也將在中國裁員;軟件服務提供商Bsquare Corp.今年10月份表示,將關閉其北京辦公室。

報導中引述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之一萬寶盛華集團(ManpowerGroup, MAN)說,截至今年10月份,該公司追蹤的在華外資企業招聘職位減少了25%,降幅遠超過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影響涉及從入門職位到高級職位的各個層面。

智聯招聘的首席執行長郭盛(Evan Guo)說,外資大舉擴張的勢頭已經停止。外資企業對大陸已變得更加謹慎。

投資銀行業在華慘淡經營又一年

此外,中國今年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據數據公司Dealogic統計,今年中國投行收入下降12%,至31.9億美元,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全球金融危機後,2009年投行業務陷入蕭條期。

對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擴張其亞洲業務的外資投行來說,收入下滑令它們本已黯淡的前景進一步惡化。亞洲投行賺錢的渠道主要有承銷債券和股票、為併購交易擔任顧問以及貸款。

IPO活動及總體股票發行活動的大幅下降已經蠶食了投行來自股票資本市場的收入,這部份收入下滑22%,至12億美元。儘管新股發行回暖,但香港在今年全球IPO市場居第四位,遠遠不及2009-2011年間的水平,這期間香港都佔據了全球IPO市場的頭把交椅。受中國企業在港IPO數量穩定的吸引,許多外國投資銀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擴大了香港業務。但此後,IPO數量下降,一家公司上市越來越多家投行擔任承銷商的現象屢見不鮮。

以中國企業為目標的外資投行業務的一個亮點一直在債券市場,但就是在這一領域也面臨中國投行日趨激烈的競爭。

外企掀撤離大陸潮

從2011年開始,外企開始大批撤離大陸。《華爾街日報》曾報導,藉助日前發佈的貿易數據、外匯儲備數據和其他經濟統計資料分析得出,截至2012年9月份12個月內(即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約2,250億美元(約合14,17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流出中國,這相當於去年中國GDP的3%左右,說明外企已經紛紛撤離大陸。

《華爾街日報》9月3日報導說,美國銀行正在出售它持有的所有剩餘的中國建設銀行的股份,總計15億美元。這標誌著華爾街銀行過去十年投資中國銀行冀望獲利的一個時代的結束。

今年6月21日,位於北京國貿商城一層的星巴克正式關閉。另外,把陶瓷杯生產轉回美國。

2010年進入大陸市場的德國麥德龍集團萬得城電器開了7家分店,但是今年3月11日,由於銷售不力,宣佈退出中國市場。

2012年9月,英國奢侈品牌巴寶利已經決定不再讓中國工廠代工製造巴寶利手提包。

同年9月初,有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知識經濟部表示,在青島的14家韓國寶石、飾品企業將返回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某產業園區。有分析認為關鍵因素是中國投資環境變差,所以韓國以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回家。

9月14日,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寶公司正式對外宣佈,關閉其在中國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儘管家得寶中國總部稱,將開發零售新業務,但業內普遍認為,這代表家得寶基本退出中國市場。

2012年8月底,法國家樂福(Carrefour)及英國樂購(Tesco)等兩家在中國大陸的外資超市龍頭,也相繼傳出退出大陸市場。

2012年7月18日,德國知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宣佈關閉位於蘇州的中國惟一直屬工廠。

去年夏天發生的反日大遊行,導致日企紛紛開始重新考量在華投資前景,準備減產撤資。尤以汽車製造業行動最為迅速,豐田、日產等日本汽車知名企業都已關閉了部份在華工廠,暫緩對華投資,並將目光轉投政府比較親日的東南亞市場。

另外,2012年7月,日本松下最大規模裁員波及中國區,上海工廠或關停。事實上,2011年以來,日本家電在中國市場上表現不佳,索尼等巨頭上半年業績報虧,進入第三季度,日本家電企業又紛紛開始縮減在中國的業務,進行大撤退。

有經濟學家認為,外資撤離中國已成為無法改變的大趨勢。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考慮退出中國 日企撤資研討會盛行
皮爾卡丹將出售中國部份品牌 價碼2億歐元
更多外企重估投資大陸風險
三成大陸人日工作超10小時 外企員工尤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