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光有曼德拉和甘地是不夠的

人氣 56

南非國家和解統一的象徵,備受尊敬的民族精神領袖曼德拉的葬禮在南非舉行,全球政要冒雨出席。葬禮的規格與教皇的不相上下。對於曼德拉來說,任何讚譽都是受之無愧的,世界因為有了曼德拉、甘地兩位堅韌不拔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民主和平轉型的偉大政治領袖而美麗。但我今天想說的是,無論是南非還是印度,無論是亞洲還是世界,光有曼德拉和甘地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我個人至少在30篇博文裡以崇敬的心情提起過兩位偉人的名字,但看到曼德拉極盡哀榮的葬禮,卻突然想說:世界也許並不需要曼德拉和甘地!

如果我們回頭看看世界上最早的原創民主國家英國、法國和美國,再看看之後以各種形式完成了和平轉型最終走向民主化的幾十個西方國家,然後再看看中國的台灣與亞洲的韓國等逐步完成和平轉型的第三世界國家與地區,會驚訝地發現,除了那位因為不願意連任而締造了世界第一民主政體的華盛頓之外,我們幾乎記不住那些幫助國家和平轉型的西方英雄人物的名字,至於台灣的蔣經國(以及民進黨諸位)與韓國的金大中等等,更是無法望甘地與曼德拉之項背。

可問題是,如果從民主轉型後的國家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主政治的成熟來說,恰恰是南非與印度存在著更多的問題!甘地及其後繼者領導的印度已經大半個世紀,單拿民主政治來說,甚至比不上亞洲不久前才走上民主之路的印尼和馬來西亞;而南非這個原本經濟實力與國際地位強於韓國與台灣的非洲國家,在轉型後的狀況卻不如人意。

無論甘地還是曼德拉,他們的和平抗爭精神,他們的道德勇氣,以及面對暴力不怕犧牲、抱著把牢底坐穿的勇氣,與日月同輝,但他們奪取政權後畢竟都成了國家最高領導人,自然也是政治人物,而且,兩人分別被譽為印度與南非的「國父」,此後兩個家族都深深捲入到政治之中——那麼,民主後的印度與南非的發展與走向,他們是不是也應該負一定的責任?

印度的情況大家都清楚,政府治理能力低下,貧富差距嚴重,甚至連種姓制度都無法解決,貪污腐敗並不比英國治理時好多少等等,至於南非,大家不妨去搜索一下公開的資料:經濟發展放緩,社會治安一塌糊塗,愛滋病蔓延到快要滅國的地步,貪污腐敗有增無減,更糟糕的是,民主國家旨在保護少數——現在占南非9%的白人——的最高政治理念卻遭到破壞。我個人在澳洲就有好幾位來自南非的白人,他們聲稱遭到歧視而移民澳洲。

當然,我的讀者第一個反應是,這難道是和平轉型與實行民主政治之初必須付出的代價嗎?我同意,但卻忍不住弱弱地問一句:成功實行民主轉型的國家,為甚麼很少出現全球皆知的「民主英雄」?為何恰恰是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政治人物的印度與南非反而付出了明顯比其他國家更高的轉型代價?作為轉型後迄今為止依然統治這兩個國家的政治人物(家族和精神)尤其是曼德拉,是否也有一些沒有做好的地方?

世界各國轉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例如中國的孫中山,以及更多拋頭顱灑熱血,有些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先烈們,爭取到亞洲、南美洲等世界各地第三世界國家的和平轉型,可他們全部加起來,也抵不上一個曼德拉在西方各國眼中的重量,多少有些讓人困惑。西方早就摒棄「英雄觀」,美國人幾乎連華盛頓都不甚崇拜,卻對曼德拉、甘地推崇備至,正常嗎?下面讓我們冒天下之大不韙地來分析一下偉人身上的特點與缺點。

甘地與曼德拉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他們兩位都是受西方教育的民族主義份子,他們站出來反對的又都是西方國家或者西方(白人)勢力。而當他們趕走了英國、推翻了白人後,搭起來的又都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框架。這種大起大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糾結,可能是讓西方人對他們特別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甘地與曼德拉不但是道德力量的化身,也是最勇敢的行動派,他們以身作則,不怕坐牢,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建立民主制度。但縱觀這兩位所有的發言與著作,我不得不承認,他們兩位對民主價值理念的涉獵淺嚐輒止,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曼德拉幾乎一直同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如卡斯特羅和卡扎菲)保持超乎常態的友好關係,他最崇拜的偉人中竟然有大獨裁者。

至於甘地,他創立了以「非暴力」爭取獨立實行和平轉型的傳奇,但他忘記了他反對的是世界最老牌的民主國家大英帝國,就在他用「非暴力」「絕食」對抗大英帝國並贏得了整個西方世界尊重之時,亞洲幾乎所有國家裏那些爭取民主與自由的人士卻一個一個死在暴政的鐵蹄下。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甘地這位「非暴力」的英雄在二戰前曾呼籲要對希特勒實行「非暴力」,號召希特勒鐵蹄之下的民眾放棄武裝抵抗。

甘地與曼德拉犯下的這些錯誤如果放在早他們近半個世紀的孫中山身上,還情有可原,可他們都是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英啊。當然,追求民族獨立與自由的過程中,不一定都要保持「政治正確」,可以訴諸民族主義,甚至從獨裁者那裏尋求精神慰籍。但兩人當政以後長期執政,甘地幾乎成了印度新的「皇族」,曼德拉家族勢力與個人影響力也無處不在,可兩人在各自國家的經濟發展與民主政治上卻沒有進一步的建樹。

再次強調我無意冒犯這兩位地位崇高到無以復加的精神領袖,但我畢竟在博文裡多次感歎「中國甚麼時候才能出自己的曼德拉與甘地」過,我有權力再次反思,中國真能出自己的曼德拉與甘地?中國真需要曼德拉與甘地?中國出了曼德拉與甘地就萬事大吉了?

我們是否可以換一個角度?——不錯,我錯了,曼德拉與甘地確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治家,那麼,如何解釋南非與印度目前不如人意的境況呢?只有一個解釋:這兩位政治家的人民沒有他們那樣偉大,或者根本跟不上他們的腳步!這兩位受到西方教育的政治家抓住了西方的軟肋,擊敗了殖民者與白人統治者,卻不知道如何擊敗自己國家與民族中存在的問題!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香港不是1997年回歸,而是在1949年被一位香港的民族英雄率領港民奪了回來,如今會是甚麼樣子?如果南非取得反種族隔離鬥爭的勝利後,不是制定明顯歧視白人的政策,把白人從主要的管理與領導崗位上驅逐,南非的經濟會不會比現在發展快一點,社會治安也會好一些呢?

真正的民主轉型絕不是某人或者某種族或族群奪取政權就完事了的,而必須是要讓民主的價值理念深入民心,讓民主政治能夠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真正保障所有人的人權。否則,民主與自由就可能成為一些人奪權的工具,成為造成不和諧的新因素。

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南非還是印度,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與和平轉型楷模,只不過是萬里長城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讓轉型真正造福民眾,讓民主理念深入人心,讓民主制度正常運轉,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不認為印度與南非找到了那條路。

對於世界其他尚未完成轉型或者正在轉型之中的國家,對於那些不是大英帝國統治也不是接受西方文化的白人統治的地區,對於那些期盼自己國家出現曼德拉和甘地的民眾來說,必須認識到,光有曼德拉與甘地是遠遠不夠的!民主轉型需要上下、內外齊力,達成共識;需要公民社會與每一個人的覺醒;需要經濟發展與法治建設;需要更加普及的啟蒙與教育,當然,也需要一些民主小販啦,耶——

(責任編輯﹕ 澤霖)

相關新聞
美國亞特蘭大舉辦《台灣關係法》45週年「體驗台灣日」
阿拉巴馬繼佛州之後立法禁止培養肉
美國共和黨全委會狀告底克埔縣
亞特蘭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暑期聖經學校VBS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