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中國經濟 央行暗示擔憂通膨

【大紀元2013年0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說,中國需要更多關注消費品價格。這是為甚麼在週五即將出爐的中國數據當中,通膨數字可能將是熱點。中國經濟在從其13年最糟糕的低谷中回升,提高了人們擔憂,隨著經濟回升,價格壓力將開始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週三在第四季度金融政策報告中說,「隨著經濟轉入到另一個增長階段,經濟控制需要一直強調遏制通膨風險。」

報告說,中國應該更關注消費品價格,把控制通膨放在優先位置。這標誌著它從原先支持增長的焦點轉移。

路透社:中國焦點從增長轉移到通膨

路透社2月6日報導說,中國正在把焦點從支持經濟增長轉向控制通膨。中國人民銀行的第四季度金融政策報告說,回升的中國經濟仍然不穩定,將保持謹慎政策。報告的語言較之過去有改變,過去它發誓把支持經濟放在首位。

將近兩年的中國經濟冷卻已經把通膨率壓低到低於3%的良性水平。但是隨著較高的國家投資和彈性消費支出反彈造成增長回升,價格壓力有望加快。

在膨脹的房市上,價格再次朝著歷史最高點攀昇,這也在給通膨煽風點火。

服務行業提升的工資和一些勞動密集型農場行業,和國外超級寬鬆的金融政策也在助長通膨。

報告沒有提及利率的前景如何,只說它將使用一系列政策工具來改變市場流動性包括開放市場運營,存款準備金率,向銀行提供貸款,從銀行買入或賣出票據貼現。

中國將在週五發佈它的月度貿易和通膨數據,在調查了中國本月工廠情況之後,經濟學家預計這些數據將指向溫和的復甦。

中國經濟在2012第四季度結束了連續七個季度的增長減緩,達到7.9%的增長速度。但是它的全年表現仍然處於自從1999年最差水平,年增長速度為7.8%。

CNBC:刺激政策可能將停止

CNBC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月7日報導引述穆迪駐悉尼經濟學家阿麗思黛•陳(Alistair Chan)分析說, 「通膨數據很重要—基本上是因為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通膨開始抬頭,有風險中國可能比預計更早開始解除金融寬鬆。」

CPI(消費品價格指數)在12月份增加到七個月來的最高點2.5%。陳女士預測一月份增長2.2%,比12月份稍微放緩。

巴克萊分析家也預測中國通膨上個月增長速度是2.2%。

「我們將集中於CPI數字,如果通膨抬頭,這意味著刺激可能停止。」巴雷特(Jonathan Barratt),商品市場的通訊「巴拉特公告」創始人喬納森•巴拉特告訴CNBC。

中國去年的財政刺激措施包括1500億美元基礎設施支出計劃和激勵出口商。中國中央銀行也兩次降低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彭博社: 中國央行暗示擔憂通膨

彭博社2月6日報導說,中國央行暗示擔憂通膨風險將增加,說美國和日本的金融寬鬆政策可能推高商品價格,使得全球資本流動更加不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在第四季度金融政策報告中說,中國必須警惕價格收益預期的變化和進口性通脹。隨著勞動力供應增長減緩,勞動密集型產品,服務和農產品的成本可能持續升高。

「經濟復甦和擴張需求可能相當快的傳遞到CPI。」中央銀行說。

隨著共產黨完成十年一次的權力交接,中共官員試圖維持增長回升而不要激起消費品或房屋價格的抬頭。GDP的增長在去年最後三個月兩年來第一次加快。

「中央銀行在暗示,進一步金融寬鬆的空間相當有限。」巴克萊駐香港經濟學家常健說。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新聞周刊(88):物价持續上漲 中國通膨壓力大 舊金山漏油事件
中國通膨創新高  專家憂「全面開花」
中國通膨壓力增強  企業家信心續回落
國際油價飆漲 北京學者:中國通膨恐加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