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欽差大臣」上演 凸顯中共官場權力膜拜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3月16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在中國大陸,一名叫趙錫永的男子冒充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幾年來數次前往雲南、湖南等地「視察」,發表講話,作陪的官員眾多,卻無一人發現他的假冒身份。在國務院研究室發文否認有此人後,他仍能繼續成功行騙。有評論認為,這是中國官場浮誇,官員權力唯上而導致的現代版「欽差大臣」怪現象。

近日,一條消息在網上瘋傳,一名叫趙錫永的男子,假冒「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副部級巡視員」在雲南多地視察工作發表講話。多位官員都曾陪同其視察當地,聆聽指導,各地報紙還做了大篇幅圖文並茂的報道。直到最近,據稱有人反映,國務院研究室3月8日才向雲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公文,稱單位裡沒有趙錫永這個人,也未組織什麼所謂專家組赴雲南考察調研。

《欽差大臣》是俄國作家果戈理於1836年創作的諷刺喜劇,描述了一名紈褲子弟,途經某市被誤認為「欽差大臣」,從而受到了當地官員的百般逢迎討好。

中國兩會期間,習李二人頻頻談及改進工作作風問題。此前,習近平曾宣佈「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有關規定,被稱為「習八條」。而中國官場的作風一直以來廣受民眾詬病。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週五致電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瞭解情況,對方稱此前並不知情。

「國務院研究室發到省政府,在網上看了以後才知道這個事情。」

記者:「那通常你們如果接待一些國務院來的人,會不會要求他們出示一些身份證明文件?」

對方:「不會,國務院研究室它都是有公函來的,它都是發到省政府,由省政府轉過來的。」

不過,國務院研究室的值班人員則表示,並非所有的視察活動都會下發公函,會視情況而定。

記者:「我想請問通常如果你們要安排人員去下面地區去視察的話,是不是會有一份詳細的公函?」

對方:「那倒不一定,得看情況。他(趙錫永)這個是個假的。」

消息也引發了網友熱議,「高麗皇帝」說:還用問嗎?咱國家權力是從上向下的,而不是下面選舉他上來的。所以只要上面的人伺候好了,應付好了,就一路高歌。「萍鄉婁底間的浪兒」則說:曾學過一篇俄國的《欽差大臣》,沒想到活生生地發生在中國!天朝真是個充滿奇跡的國度。

有網民歎息,想不到200年後,在信息如此發達的年代,還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據瞭解,趙錫永不僅在雲南行騙,湖南也有他的身影,早在2010年,他就已被聘為婁底經濟開發區的經濟顧問。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國務院研究室是上週五發出的公文,但湖南《婁底日報》本週一仍報道稱,湖南省副省長,婁底市市長、市委書記、副書記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錫永一同出席一個汽車項目儀式。令民眾不禁感歎政府部門的作風浮誇拖沓,效率低下。

目前,湖南及雲南兩地政府都已刪除了網上所有此前與趙錫永有關的報道。有人認為,趙錫永能如此輕易地行騙成功,是因為中國機構臃腫,官員數量太多,以致無法辨識真假。

雲南網絡作家董如彬週五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認為,官員數量多只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

「權力崇拜、唯上,因為他是北京中央來的官員,對於地方政府,地方官員來說,這都是來自天庭的、天朝的大員,所以也不敢去到這麼高級別的地方去核實,再說他相貌堂堂,出口成章,滿口都是官場上的那些話。所以到了雲南,連省委常委都受騙上當,比如說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等等。其實這就是中國的權力崇拜、官本位出現的怪現象。」

董如彬又表示,冒充上級官員行騙地方政府的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而騙徒主要的目的就是騙財。

「所到地方自然要接待,要有紅包,要拿點土特產。中國官場也罷,江湖也罷,都有這樣的規矩,一路走過就一路可以收受財物。」

網絡時評作者王學進週五則發表微博稱,趙錫永並不僅僅只是一人行騙,他身後還有一個由八九人組成的「專家組」。他認為,數年的行騙過程中,所有人的花銷費用都是由地方政府買單,因此應當將騙子們緝拿歸案,追回被騙錢財,還要追查被騙政府官員的責任。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揚帆的採訪報道

(責任編輯: 李明)

相關新聞
華國鋒去世前已退黨 習「會見華國鋒夫人」引揣測
中國博主窮追貪官 「撥出周永康這個老腫瘤」
袁紅冰:《人類大劫難——關於世界末日的再思考》節選
仲維光:曾經有一個「文化中國」(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