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可製生物燃料 如光合作用

人氣 22

【大紀元2013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郭靖康編譯報導)眾所周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吸收從太陽來的輻射,這也是導致氣候暖化、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而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一種方法,可以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燃料等有用的工業產品,進而增加二氧化碳的用途。

據Phys.org網站報導,這種方法就是以遺傳學的方法改造細菌,使其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樣,利用二氧化碳產生出有用的東西來。

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植物利用陽光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糖,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能源,就像人類中從食物中提取能量物質一樣。

植物中的這些糖可發酵成乙醇之類的燃料,但要想有效地從植物細胞中提取這些糖的過程非常複雜、困難,因為這些糖類被固定在複雜的細胞壁內。

佐治亞州立大學生物科技教授亞當斯(Michael Adams)說,他們以遺傳學的方法重構細菌,直接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有用的產品,如燃料和化學用品等,而不必通過漫長的植物生長過程和低效率的從植物質細胞中提取糖的過程。

他們使用的這種細菌叫做嗜熱細菌,別稱「熾熱火球菌」(Pyrococcus furiosus),這種細菌能吸收海底地熱口周圍高溫海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並迅速繁殖增長。

研究人員改造了嗜熱細菌的遺傳物質,使這種嗜熱細菌能在溫度低得多的環境中利用二氧化碳,然後把氫氣導入到這種改造過的嗜熱細菌中,使它產生一種化學反應,把二氧化碳轉變為3-羥基丙酸,後者是常見的用於生產丙烯酸樹脂和許多其他產品的化工品。

嗜熱細菌產生的燃料燃燒後,其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生產燃料所需的二氧化碳等量,有效地實現了二氧化碳的再回收利用,比汽油、煤碳和石油等其他燃料乾淨許多。

亞當斯表示:「這是朝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來高效、經濟地生產生物燃料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我們還將不斷地完善整個生產過程,並開始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測試。」

(責任編輯:陳俊村)

相關新聞
研究:中國為全球頭號二氧化碳排放源
日核災過後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
二氧化碳增加 研究:恐致胖
氣候變遷調適費 高市專款專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