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進口大米鉛含量高 華人消費需當心

人氣 58

【大紀元2013年0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綜合報導)上週在新奧爾良美國化學學會會議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美國部份進口大米鉛濃度嚴重超標,其中尤以從中國大陸和台灣進口的大米鉛污染最為嚴重。

新澤西蒙默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唐格沙伊(Tsanangurayi Tongesayi)稱,他們對美國從台灣、中國大陸、泰國、捷克、不丹、意大利等國家進口的大米進行分析,發現所有樣本中從中國和台灣進口的大米鉛污染最嚴重,部份樣品鉛含量超過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設定的人體總耐受量的120倍。

食品鏈中鉛含量被稱為一個全球性問題。鉛是一種能夠損害大腦的神經毒素,特別是幼兒如果攝入鉛過量,會嚴重損害其學習能力,影響智力發育,導致兒童行為上更有侵略性、易衝動和活動過度。除對兒童大腦發育產生影響外,鉛還會造成血壓升高,引起成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干擾血液中血紅蛋白生產,引起貧血和缺鈣等。

唐格沙伊稱,大米樣本中含鉛量約為每公斤6至12毫克,均屬超標水平,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的大米含鉛量最高。來自捷克、不丹、意大利和泰國的大米也鉛濃度也超標。研究稱,進食這些大米,成人每日鉛攝取量將超過20~40倍,嬰兒和兒童每日鉛攝入量超標30~60倍。因亞洲人往往傾向於消費更多大米,這將使進食這些大米的兒童和嬰兒鉛攝入量超過60~120倍。

大米是全球30億人的主食。全球每年大米消費量約為4.37億公噸,中國和印度是最大的消費者。 2011年,中印兩國大米消費量幾乎佔全球消費量的一半。

美國是大米生產和出口大國,但也有進口,進口量約佔美國大米總消費量的7%。目前美國大米進口量正在增加。美國人每年大米消費量約為440萬公噸,人年均消費量約為14公斤。因美國亞裔和西班牙裔人口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食物用大米製作,大米消費量正在增長。

研究者指出,農業、礦業和一些化學工業,正在把越來越多的鉛等有毒重金屬帶入環境,併進入食物鏈。全球各地食物中的鉛金屬污染不均,有些國家執行更嚴格的控制標準,能夠控制鉛污染水平。但食品市場全球化聯繫,還是將不同國家的人們置於同等的鉛污染風險之中。

有研究指出,印度及中國等國家常以未經處理的污水,甚至工業廢水灌溉。由於大米需要吸收大量水分,令大米較其他主要農作物更易受污染。

中國每公頃農田使用318公斤化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科學家在土壤樣品中發現了有毒重金屬和禁止使用的除草劑。據中國大陸環保部公佈的全國土壤調查報告顯示,中國70%土壤被有毒重金屬、殺蟲劑以及化肥污染,土壤污染已成中國最嚴峻健康威脅之一,引發出生缺陷和癌症。

但相比其它大米出口大國,台灣和中國大陸銷到美國的大米數量較少。去年,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白米為43公噸,中國大陸約為3600公噸。美國進口米前三大國是泰國米38萬7000公噸、印度米11萬公噸、巴西米3萬公噸。

有報導稱,美國有超過50萬1~5歲的兒童血鉛含量超過5毫克/升。但在中國大陸,每3名孩子中就有1名血鉛偏高,有數十萬兒童由於鉛中毒已成永久性殘疾。 ◇

相關新聞
感染新冠肺炎的快速治療方法(下)
聖誕新年好禮 3H指壓按摩床
2024紅藍白卡大變化 不作調整或喪失福利
美容技術最新流行語:Opus Plasma等離子技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