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過度信貸或出惡果

人氣 7

【大紀元2013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大陸銀行資產超二十萬億,壟斷下利潤過萬億,佔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三分之一。過度信貸致房地產泡沫、通貨膨脹與銀行壞賬不斷增高。銀行業評大陸銀行已經把百姓當成「搖錢樹」。

信貸擴張風險不斷

根據經濟學家通俗解釋,收到存款視為銀行的負債,發放出去的貸款視為銀行的資產。中共銀監會公佈,今年2月底,中國境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為23.9萬億元人民幣。

3月28日,中國股市銀行股暴跌,創三個月以來收盤新低。9只銀行股票跌幅超6%,其中興業銀行跌停。民生銀行稍晚些時候公佈年報,稱資產已突破3萬億,2012年淨利潤同比增34.54%至375.6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民生銀行這份年報的背後暗藏著隱憂,隨著業務的快速擴張,風險加權資產總額也隨之增長,這導致資本金快速消耗。民生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13%,低於8.5%的監管要求。在已經公佈的上市銀行中,民生銀行資本充足率位居倒數第一。

有消息稱,大陸銀行資產快速增長源於信貸的不斷擴張,過度信貸推升房地產泡沫、通貨膨脹與銀行壞賬不斷增高,為中國經濟增長埋下重大隱患。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新興市場研究及策略主管巴布的研究表示,中國的經濟刺激主要體現在銀行信貸方面,非常強勁但也非常危險。按照普遍的經濟規律,在信貸資產大規模上漲的2-3年後,銀行的壞賬將會急速上升。而這或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未來幾年的一大威脅。

銀行業人士:銀行把老百姓當成「搖錢樹」

依靠壟斷下的存貸款的利息差,大陸銀行利潤豐厚。大陸建設銀行某支行行長對大紀元記者說:「銀行把存款的老百姓當成搖錢樹,拚命搜刮百姓的血汗錢。在現有的金融體制下,一方面通過對壓低儲戶的存款利率,抬高貸款利率來賺錢;另一方面銀行還發明出‘ 手續費’等收費名目對老百姓進行變相剝削。」

英國《銀行家》雜誌發佈的年度排行榜顯示,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幾乎佔全球銀行業利潤的三分之一。以中國工商銀行為首的三家中國銀行佔據了銀行利潤排行榜的前三位。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實現稅前利潤432億美元,中國建設銀行的利潤為348億美元,中國銀行的利潤為268億美元。

中國的銀行業擁有全球最高的利息差,最終利息差要達到5%-10%,而國外銀行利息差通常是0.2%-0.5%。銀行從儲戶中取得廉價資金(基本利率3%);對實體經濟抬高實際貸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6%),創造出豐厚的利息差。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8000萬元神秘失蹤 揭大陸銀行存款體外循環
外電:中國另類次貸風暴 投資信託業垂危
大陸銀行「保底歸集」業務嚇哭已婚男
【網聞】大陸銀行經理懺悔錄 曝理財黑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