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年青人火速逃離大城市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蓮綜合報導)「逃離大城市」,如今已不再是一句口號。在中國大陸,已有越來越多的中產人群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逃」回二三線城市。同時,逃離大都市這種現象在中國也展現出戶籍制度、房價畸形、區域經濟不平衡等鮮明的中國特色。

美國《商業週刊》報導稱,中國的一些高收入者,正在「逃離」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轉而在偏遠地區定居。

湖南媒體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有過從一線城市「逃」到二三線城市的經歷,而超過八成的受訪者稱,有離開大城市的想法。

《數字商業時代》一項調查顯示,在611位網友參與的調查中,55.3%受訪者表示,在一線城市工作幾年之後,將會選擇離開。

白領們不堪「三座大山」 萌生退意

據《數字商業時代》報導,把12年青春都獻給北京的余娜,儘管早就做好準備要離開北京,但如果不是因為2009年「甲流」事件,或許余娜離開北京還會延遲。「甲流」爆發以後,正在讀小學的女兒卻不能接種疫苗,原因在於余娜全家沒有北京戶籍,學校只給有北京戶籍的孩子接種疫苗。

擔心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的余娜,在北京有車、有房、有很好的職業,卻沒有北京戶口,面對不宜居、沒有幸福感、壓力過大這「三座大山」,2009年她終於選擇回到成都。

來自山東的李先生和余娜經歷相似,還是因為孩子讀書問題而從北京選擇了遷往杭州。杭州一家IT企業向李先生伸出橄欖枝,並承諾高薪高職,重要的是還可以解決戶口問題。幾經權衡,李先生一家三口移居杭州。

報導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大都市,都是白領們曾經熱衷的城市。眼下,那些在大都市工作過幾年的白領們不堪「三座大山」的壓力而萌生退意。

夫妻兩人月薪過萬 日子仍過得「苦哈哈」

《數字商業時代》報導,趙倩(化名)今年30歲,老公32歲,兩人都來自農村,上完大學後定居在南京。兩人的月薪雖然都在6000元左右,但趙倩仍然覺得日子過得「苦哈哈」。去年,孩子降臨後,兩人在市區買了57平米的房子,房款80萬,首付34萬,公積金貸款46萬,「剩下來的錢就全部給老公讀博士交學費了。」

趙倩說,衣服、生活用品,包括餐桌都是網上買的,這個月連網上看到的一條99元的褲子,我都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沒有下手。這樣「崩潰」的感覺,已經存在兩三年了。

「我們初步定了兩個城市,徐州和揚州,等他博士畢業,我們儘量去那邊工作生活,南京只作為我們後備地。」在網上,趙倩三番五次發帖「傾訴」。

「生活比生存更廣闊」

據《現代快報》報導,林志坤今年36歲,老家在齊齊哈爾。在南京讀完大學後,就留在了這座城市,他做了兩年多急診醫生,之後又在保險公司做了8年理賠,一直做到公司的中層位置。然而,當所有人羨慕他事業騰飛、家庭美滿時,林志坤卻做出了一個令人訝異的決定——辭職,下鄉種菜。
  
林志坤覺得,無論是醫院,還是保險公司,每天的早出晚歸,以及來自於社會的壓力,令他每天都是滿面愁雲。「財富不是你能賺多少錢,而是你賺的錢能讓你過得多好。生活比生存更廣闊。」

而城市的空氣污染、繁忙交通、食品安全,以及「鴿子籠」似的住宅,也讓他越發不能忍受。2009年起,林志坤開始四處看地。2011年底,在溧水縣白馬鎮租下了兩個山頭35年的使用權,建起了自己的農場。

一年半過去了,林志坤的農場逐漸走上正軌。他開闢了「南京白領農夫樂園」版塊。今年養的50頭黑豬,3月底才發出預訂通知,5月初就被搶了一空。儘管如今的收入和過去「不能比」,但對於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出一身臭汗的生活,林志坤覺得很愜意。

逃離都市生活在中國甚至成為一種時尚,一些「不走尋常路」的人變得小有名氣。上月,一對夫婦在博客上宣佈辭掉北京的工作,搬到山裡生活。這則消息被轉發好幾萬次。 「我們想要的不過是清新的空氣和安全天然的食物。」這對夫妻寫道。

中美白領的遷居 有本質上的區別

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後,美國就出現城市白領遷移的現象。當時的背景是美國郊區化浪潮高漲。除了城市本身問題的因素外,主要得益於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張。從人口流動的特徵來看,唯有高學歷者、高收入者、具有專業技術特長者的流動性最強。

美國人口統計學家肯尼思•M•約翰森博士說。「他們已經厭倦了時尚潮流和物質虛榮,美國人重新發現,家庭生活的樂趣才是最基本的生活價值。他們發現,原來生活需要野外燒烤的閒情逸致,需要家庭團聚的幸福。」

《數字商業時代》說,顯然,中國大都市白領階層的被迫逃離與美國白領的遷居有本質的區別。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壓力房價污染  京滬穗白領欲逃離大城市
高房價令中國白領欲逃離一線城市
中國白領現返鄉潮 壓力房價污染3大主因
中國年輕人大批逃離「北上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