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年青人火速逃离大城市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5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怡莲综合报导)“逃离大城市”,如今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在中国大陆,已有越来越多的中产人群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逃”回二三线城市。同时,逃离大都市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展现出户籍制度、房价畸形、区域经济不平衡等鲜明的中国特色。

美国《商业周刊》报导称,中国的一些高收入者,正在“逃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转而在偏远地区定居。

湖南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者,有过从一线城市“逃”到二三线城市的经历,而超过八成的受访者称,有离开大城市的想法。

《数字商业时代》一项调查显示,在611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55.3%受访者表示,在一线城市工作几年之后,将会选择离开。

白领们不堪“三座大山” 萌生退意

据《数字商业时代》报导,把12年青春都献给北京的余娜,尽管早就做好准备要离开北京,但如果不是因为2009年“甲流”事件,或许余娜离开北京还会延迟。“甲流”爆发以后,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却不能接种疫苗,原因在于余娜全家没有北京户籍,学校只给有北京户籍的孩子接种疫苗。

担心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影响的余娜,在北京有车、有房、有很好的职业,却没有北京户口,面对不宜居、没有幸福感、压力过大这“三座大山”,2009年她终于选择回到成都。

来自山东的李先生和余娜经历相似,还是因为孩子读书问题而从北京选择了迁往杭州。杭州一家IT企业向李先生伸出橄榄枝,并承诺高薪高职,重要的是还可以解决户口问题。几经权衡,李先生一家三口移居杭州。

报导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大都市,都是白领们曾经热衷的城市。眼下,那些在大都市工作过几年的白领们不堪“三座大山”的压力而萌生退意。

夫妻两人月薪过万 日子仍过得“苦哈哈”

《数字商业时代》报导,赵倩(化名)今年30岁,老公32岁,两人都来自农村,上完大学后定居在南京。两人的月薪虽然都在6000元左右,但赵倩仍然觉得日子过得“苦哈哈”。去年,孩子降临后,两人在市区买了57平米的房子,房款80万,首付34万,公积金贷款46万,“剩下来的钱就全部给老公读博士交学费了。”

赵倩说,衣服、生活用品,包括餐桌都是网上买的,这个月连网上看到的一条99元的裤子,我都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下手。这样“崩溃”的感觉,已经存在两三年了。

“我们初步定了两个城市,徐州和扬州,等他博士毕业,我们尽量去那边工作生活,南京只作为我们后备地。”在网上,赵倩三番五次发帖“倾诉”。

“生活比生存更广阔”

据《现代快报》报导,林志坤今年36岁,老家在齐齐哈尔。在南京读完大学后,就留在了这座城市,他做了两年多急诊医生,之后又在保险公司做了8年理赔,一直做到公司的中层位置。然而,当所有人羡慕他事业腾飞、家庭美满时,林志坤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讶异的决定——辞职,下乡种菜。
  
林志坤觉得,无论是医院,还是保险公司,每天的早出晚归,以及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令他每天都是满面愁云。“财富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让你过得多好。生活比生存更广阔。”

而城市的空气污染、繁忙交通、食品安全,以及“鸽子笼”似的住宅,也让他越发不能忍受。2009年起,林志坤开始四处看地。2011年底,在溧水县白马镇租下了两个山头35年的使用权,建起了自己的农场。

一年半过去了,林志坤的农场逐渐走上正轨。他开辟了“南京白领农夫乐园”版块。今年养的50头黑猪,3月底才发出预订通知,5月初就被抢了一空。尽管如今的收入和过去“不能比”,但对于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出一身臭汗的生活,林志坤觉得很惬意。

逃离都市生活在中国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一些“不走寻常路”的人变得小有名气。上月,一对夫妇在博客上宣布辞掉北京的工作,搬到山里生活。这则消息被转发好几万次。 “我们想要的不过是清新的空气和安全天然的食物。”这对夫妻写道。

中美白领的迁居 有本质上的区别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就出现城市白领迁移的现象。当时的背景是美国郊区化浪潮高涨。除了城市本身问题的因素外,主要得益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从人口流动的特征来看,唯有高学历者、高收入者、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者的流动性最强。

美国人口统计学家肯尼思•M•约翰森博士说。“他们已经厌倦了时尚潮流和物质虚荣,美国人重新发现,家庭生活的乐趣才是最基本的生活价值。他们发现,原来生活需要野外烧烤的闲情逸致,需要家庭团聚的幸福。”

《数字商业时代》说,显然,中国大都市白领阶层的被迫逃离与美国白领的迁居有本质的区别。

(责任编辑:肖笙)

相关新闻
压力房价污染  京沪穗白领欲逃离大城市
高房价令中国白领欲逃离一线城市
中国白领现返乡潮 压力房价污染3大主因
中国年轻人大批逃离“北上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