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器公用 小心個人手機被扣留

人氣 220

【大紀元2013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實真編譯報導)近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漸漸普及,在歐美企業界隨之興起員工自帶設備上班(Bring Your Own Device,簡稱BYOD)的風潮,但或許您還不知道,如果你使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來收發工作上的電子郵件,有朝一日你的公司可能必須扣留你的設備,幾個月後才會還給你。

在美國,自帶設備上班是很普遍的現象。據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今年初公佈的一項報告顯示,知識工作者的智慧型手機用於工作的比例為42%,三分之二的公司希望職工自帶設備上班的情形能夠增加。

據國家廣播公司(NBC)近期報導,自帶設備上班給員工帶來許多便利性,增進工作效率。但是律師警告說,自帶設備上班可能會帶來預想不到的後果:如果公司涉入民事或刑事訴訟,在調查或蒐證程序(discovery)中,員工自帶的設備可能會成為案件的證據而遭扣押或檢查。

美國洛杉磯市的一位科技法律專業律師歐佛利(Michael R. Overly),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可能性就連許多專業IT人士都很少考慮到。甚至極富經驗的商界人士聽到他們的手機,包括電子郵件、GPS、資料、照片等等,如果牽涉到僱主的訴訟案件,都有可能被檢查或扣留時,均感到很驚訝。

隱藏的損失風險

員工自帶設備上班可為僱主省下不少購置設備的經費,縱使僱主願意補貼自帶設備上班給員工,但是當公司涉及法律訴訟而必須扣留員工的手機一段期間進行檢查時,這對員工而言是一個隱藏的損失風險。

律師歐佛利表示,法律訴訟的蒐證程序的範圍可能遠比你想像還大,即使你的手機從未連接公司的電腦,如果律師認為你的手機是用於工作上,就有可能遭扣押。

那麼公司為什麼有權利蒐查你手機中最具隱私的資料呢?因為當一個公司被告上法院後,在蒐證程序中公司必須盡誠信的努力(good-faith efforts)去取得證據資料,包括員工電子設備中的資料。如果違反此規定的話將會被罰。

現在企業界已經有一個趨勢:許多公司會制定自帶設備上班的相關政策與規定,告知員工相關的權利。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要求員工簽署工作協議,讓他們知道自帶的設備上班有被查扣的風險。

不過也有法律專家認為,查扣員工行動設備的情況實際上並不常見,因為公司通常可以從其它的地方獲得相同的資料,就沒有必要去搜查員工手機內的東西。

如何防範私人手機被查扣

你可以準備兩支手機,一支用於私務,另一支用於工作上。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私務手機完全不用於工作上,否則為了一時方便偶而使用私務手機收發工作上的電子郵件,或無意間混用(例如使用辦公室電腦USB為私人手機充電,自動將資料同步化),也會使私務手機有被查扣的風險。

專家建議,為了確保你的設備將來不會被查扣,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刪除設備內與公司有關的任何帳號或連結,然後將刪除的情形告知你的公司。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自帶裝置上班  將成企業趨勢
行動廣告加持 臉書營收超標
三星推Knox 搶攻企業市場
裝新App 智慧機變監控系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