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無化學調味 蘆洲切仔麵飄香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日報導】突圍澱粉風暴的美味系列(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日電)切仔麵是台灣傳統美食,以大骨熬的湯頭,不添加味精或化學調味。儘管問題澱粉頻傳,蘆洲切仔麵繼續飄香,未受影響。

「摵仔」是閩南語手提物品上下抖動的動詞,或煮麵的工具「笊籬」的名詞。摵仔麵又因諧音,現在通稱為「切仔麵」,相傳起源於大陸南方閩廣一帶,傳入台灣後由蘆洲人周烏豬發揚,二戰後,周烏豬的徒弟從東南亞回台灣接續。

周烏豬切仔麵被認為是「開山鼻祖」,現在已是第四代經營,老闆娘葉秀卿表示,烹煮切仔麵要以七分熟的麵條,大火烹煮,才會Q爽,若小火容易軟爛。

新北蘆洲的切仔麵,讓油麵與韭菜、豆芽一併放入筒狀竹篩,在沸水中抖動烹煮,傳出沏刷的悅耳聲響,完成香口的料理,配上獨特的佐料,因而頗負盛名。知名的店家總是聚集等候品嚐美食的饕客,從連日來用餐時間排隊人潮來看,似乎並未受到問題澱粉事件波及。

蘆洲湧蓮寺香火鼎盛,台北捷運蘆洲線通車後,鄰近「三民高中」站,交通便利也帶來饕客。麵攤的「切仔麵」生意特別好,越開越多,成為特色,算算當地有近40家的切仔麵店,密度相當高。

周烏豬切仔麵、添丁切仔麵是老店,還有阿六切仔麵、阿三切仔麵,有的隱藏在巷弄內,也有不少在地人的私房料理。

切仔麵的美味無庸置疑,最大特色是以大骨以及適量的三層肉熬的湯頭,爽口不油膩,且不添加任何的味精或化學調味。

另外,麵條吃起來口感Q彈,油麵經過烹煮,一點都不油。品嚐切仔麵,可以搭配肝連、金針赤肉湯、嘴邊肉、豬皮、油豆腐、生腸和地瓜葉。特別是豬血湯裡有滿滿的豬血、韭菜和酸菜,豬血口感像是布丁一樣滑嫩,口感瞬間提升。

無論是面對以往的塑化劑或現在的順丁烯二酸酐風暴,有名的幾家切仔麵店,都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

鄉土味十足、在電影「海角七號」走紅的藝人馬如龍,擔任美食大使。馬如龍住蘆洲,與太太沛小嵐已經在添丁切仔麵吃了30年。

店家風格各有特色,阿三切仔麵經營了將近半世紀,布置古早味十足,懷舊海報、汽水飲料、八仙桌椅,讓高朋滿座的民眾彷彿走進時光隧道。

蘆洲區公所結合當地文史藝術元素,另外繪製美食觀光地圖,饕客不但品嚐切仔麵美味,還可參觀古蹟李氏古厝、湧蓮寺、保和宮、百年神將,體驗身心靈之美的文化之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