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切仔麵躍升觀音文化節主角

人氣 97
標籤:

【大紀元9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殷偵維北縣報導〕
曾在希爾頓飯店設攤的蘆洲切仔麵,地位和台南擔仔麵相當,並列台灣兩大名麵,一家家麵攤守護著地方的發展,許多蘆洲人以賣切仔麵為生,甚至打著「和尚洲切仔麵」的名號,到鄰近鄉鎮闖天下,台北縣蘆洲市公所今年的觀音文化節就打算以切仔麵為主題,來個盛大的切仔麵大會串。

 蘆洲切仔麵看起來清清淡淡,但湯頭、麵條嚼勁、佐料,甚至是小菜,每家店互有特色。有人用大骨熬湯,有些則是用特殊食材,熬出來的湯頭味道各具特色;麵條大多為機器製作,還是有幾家店家偏好手工,因為手工的嚼勁比較好;佐料更是暗藏玄機,同樣是紅色的醬料,使用的調配方式不同,搭配的材料不同,也有各種不同的風味。

一家家麵攤 一齣齣鄉野傳奇

 河上洲文史工作室執行長楊蓮福聊起蘆洲切仔麵就眉飛色舞,他口中的一家家麵攤,其實就是一齣齣鄉野傳奇。他描繪的蘆洲切仔麵史,大抵如下:

 台灣光復前,蘆洲人周烏豬在湧蓮寺廟口前賣切仔麵,不過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經濟蕭條,切仔麵設攤斷斷續續,直到民國卅五年,蘆洲人楊萬寶戰後剛從南洋當兵回來,由於他光復前就曾向周烏豬學過煮切仔麵的技藝,就在湧蓮寺廟口設攤賣切仔麵。

 楊萬寶煮的切仔麵,湯頭都用大骨、三層肉整塊下去熬,口味純甘,不用加味精,而切仔麵的麵條也堅持人工製作,不加硼砂,切麵的工具也用竹編,別有一番風味,在當時就相當受歡迎。

 楊萬寶切仔麵生意逐漸穩固後,就傳給徒弟阿成、阿賜,自己往五金建材業發展,不過他仍要求徒弟每日送兩碗切仔麵給他品嚐,鑑定湯頭是否改變,由於這種堅持,使得蘆洲切仔麵口味能始終如一。

 民國六十七年,湧蓮寺舊廟重建,廟口切仔麵遷移他處,蘆洲切仔麵略有停滯,阿成、阿賜後來將技藝傳承第三代、第四代,現今中正路、三民路、中山一路陸續出現切仔麵店,五股、八里、大直、三重等地都有蘆洲籍人士出外設攤賣切仔麵。

 現今得勝街的「添丁切仔麵」、「阿朝切仔麵」、「大廟口切仔麵」及台北豬屠口切仔麵,都和楊萬寶這一脈相傳有所關連。

大廟口切仔麵 湯鮮麵Q醬料佳

 記者走訪蘆洲市得勝街、三民路口的「大廟口切仔麵」,果然是楊萬寶徒弟所開設,至今已傳承四代。這家麵店不但湯頭道地,特製醬料也別有風味,而且價格便宜又大碗,花小錢就可以吃得很飽。

 老闆周乾坤說,蘆洲切仔麵和台南擔仔麵用的麵條相似,吃起來口感Q,但切仔麵更強調湯頭,湯裡放下整塊大豬骨,然後熬煮一個半至兩小時,讓骨汁完全滲入湯裡,產生濃郁口感,只要仔細品嚐湯頭,就可以明顯分出兩種麵的不同。吃切仔麵的另一種樂趣在於可以搭配很多小菜,民眾只要點一盤三層肉,配上一碟青菜,就可以吃得很飽,而且麵一碗只要廿五元,小菜滿滿一碟也只要三十元,真的是俗擱大碗。

 「大廟口切仔麵」小菜裡使用的醬料也是獨創口味,老闆周乾坤以辣椒加上豆腐乳等材料,調配出風味絕佳的醬料,用來區別自己和其他切仔麵店不同。

地方政要捧場 有人慕名遠道來

湯鮮、麵Q、醬料佳,使周乾坤的切仔麵店生意興旺,地方政壇人物向來捧場,包括已過世的前台北縣議長陳萬富、陳議長之子立委陳宏昌、陳議長之弟縣議員陳信義等人,數十年來都常邀客人來此品嚐,也有慕名民眾遠道而來。

 蘆洲市長李翁月娥說,今年觀音文化節活動就是要凸顯切仔麵和地方的血緣關係,農曆九月十八日蘆洲大拜拜時舉行,除了邀請多家切仔麵到場烹煮,讓民眾一飽口福,還考慮舉辦多項趣味活動,例如比誰吃得多、誰家的麵最長等,或者要民眾猜哪家麵店要搭配何種佐料,目前活動還在規劃中,歡迎市民或店家提供更多有趣的點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謊言愚民唯我獨尊 爭權奪利血雨腥風(八)
風情萬種的鬈髮    重返時尚舞台
民族藝苑:酥油燈花
《藤纏樹》与齊秦相連 劉歡錄唱《印象劉三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