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紐協定 農委會降衝擊創效益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11日電)台紐簽署經濟合作協定後,國內部分農業受衝擊;不過,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認為,除政府要降低農業衝擊,在鹿茸方面,台紐也可合作,創造效益。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辦「探討台紐洽簽經濟合作協定之商機與展望」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就台紐簽訂經濟合作協定後的商機與影響,提出探討。

根據中經院評估,台紐簽訂經濟合作協定後,台灣農業受衝擊約新台幣25億至35億元間。

蕭柊瓊受訪表示,評估受衝擊的農業產值是指政府沒有做任何措施情況下所受到的衝擊。

對開放紐西蘭肉類進口,她認為,紐西蘭冷凍肉類進口可能會取代其他國家進口量;台灣自產肉類有特殊需要族群可以作市場區隔,例如羊肉是做羊肉爐,黃牛則作為高檔牛肉麵。

她指出,這次受衝擊60%至70%是畜牧產業,政府也會在畜牧業提供資源,提升經營效率和品牌,農委會近一兩年推羊肉專賣店等措施。她認為,台灣自產的優質肉類可以保有市占率。

蕭柊瓊強調,農委會除希望將衝擊降到最低,也希望創造效益。她舉鹿茸為例,目前冷凍鹿茸100%從紐西蘭進口,國內是新鮮鹿茸,如何降低鹿茸業者衝擊,就是與紐西蘭合作。

她說,今年4月紐西蘭政府和養鹿業者來台灣座談,10月是台灣業者到紐西蘭,雙方合作模式可能是進口冷凍鹿茸,可以合作加工做成保健、美容食品,共同開發華人市場,這是目前農委會力推。

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在會中指出,台紐產業高度互補,雙方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蒙其利」。

李淳表示,台紐簽經濟合作協定後,引起國際高度關注,同時也扮演踏腳石,骨牌效應的第一張牌,讓台灣快點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行列,下一個簽署的不是澳洲就是智利,智利與紐西蘭有很高的重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