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移民牛春茹分享內蒙好風光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會唱歌的沙漠、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日漸消失的蒙古包…」那是我遙遠內蒙古故鄉的好風光。來自中國內蒙古的新移民牛春茹16日表示,與新移民姐妹一同分享故鄉的人文風光,有助開啟心內的關懷與接納,融入桃園在地生活。

桃園縣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承辦的外配生活適應暨推廣多元文化活動學習班,來自內蒙古的新移民牛春茹,分別以「服務的價值、外籍配偶在桃園、由內蒙到台灣」為題,與新移民姐妹分享人生。

家鄉在內蒙古包頭市的牛春茹說,內蒙古自治區北面鄰接蒙古和俄羅斯,成立於民國36年,比中華民國早2年,也是最早的自治區,簡稱內蒙古,總面積110多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30倍大,人口2207萬,約與台灣相同,可說是地廣人稀。

包頭市位在內蒙古的中部,算是比較進步的城市,並非外界想像「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蒙古包與大草原,包頭市因為工商發展重鎮,隨著國際化以及交通便捷,在市區可以看見麥當勞、肯德基西式速食店,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不過這些外來連鎖餐飲業進駐,被規定店招牌以及銷售產品的標示,都要有蒙古文字,以免文化滅失。

包頭市通用的語言是國語與蒙古語,來自山西與山東不同省份的居民,濃厚的山西腔與山東腔國語,亦讓當地居民輕易分辦出,是否當地人與外地人?

內蒙古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使草原兒女與生俱有的豪邁真性情,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習慣,一覽無遺;草原放養的羊隻、是蒙古人最愛的美食;蒙古人天生的好歌喉,七夕情人節互訴情意的一曲「敖包相會」更在全國老少傳唱。

蒙語中被稱爲「布熱芒哈」意思是「帶喇叭的沙丘」響沙灣,被喻為會唱歌的沙漠,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4A級旅遊景區。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