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集團售逾60項資產 有望增加派息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璇璣香港報道)持有匯豐控股 HSBC Holdings(00005.HK)一股的投資者最渴望聽到的莫過於集團增派股息,將豐厚利潤分發股民。在這之前,管理層首先要想辦法開源節流,為長遠發展鋪路。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2011年甫一上任就要應對集團前所未有的聲譽危機。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釐清集團願景及策略,匯控已重新出發,既不是全球地方銀行,「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品牌口號亦不復見。

山頭主義令匯控陷困境

有消息指上月份歐智華在法國召開高層管理大會,坦白承認過去匯控長期處於嚴重山頭主義,各國行政總裁各自為政,又進行一些與策略不符的收購,在一些重大問題及策略決定上未有向總部匯報,以致中央管理層無法得知各國發生的情況,美國及墨西哥等出現嚴重違規問題皆源於此。

總部後知後覺,令匯控陷入前所未有的聲譽危機。歐智華續指匯控根本不是「地方銀行」,充其量只有英國及香港才稱得上有經營規模的地方銀行,其它地區只有很少營業點,不能以地方化形容。過往因「地方銀行」的品牌口號而盲目在某些沒有明顯全球經濟聯繫的國家增設零售點,根本沒有協同效益。

監管合規問題促成改組

面對美國司法部的延後起訴協議及匯控太大無法監管的指控,歐智華把集團架構大幅重組,若干部門如合規、風險管理、會計及人力資源等升格成全球部門,既向當地匯報,又向總部匯報,形成矩陣管理模式,讓中央可知當地情況。集團又全面實施全球標準,避免因地方標準不同出現監管漏洞,令不法份子有機可乘。

因延後起訴協議範圍包含匯控全球業務,為了達成協議內的承諾,匯控大幅提升合規資源。有消息指部份管理層認為架構變得更複雜,執行效率下降,減慢應對市場與競爭能力。歐智華重申面對延後起訴協議及監管風險,若有所差池,集團可失去美元清算能力及美國牌照,後果嚴重,改革並無他選。他又相信此舉長遠而言可挽回客戶信心,增加客戶長期價值。

明確競爭優勢重新出發

歐智華認為發展中國家將會主宰未來25年全球GDP增長,繼而帶動全球貿易增長。雖然經濟增長有周期性,但長期趨勢不變。當然,貿易增長亦面對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貨幣戰爭的風險,但歐智華認為很多行業已建立競爭優勢,若實施保護主義,要走回頭重新建立已失競爭優勢的行業並不容易。此外,貿易增長不僅是介乎發展中國家而是介乎發展中與發達國家,所以全球貿易增長才是匯控契機。

匯控的明顯優勢在於不僅在具代表性的新興市場已設有分支機構,在成熟的英美歐市場亦有一定份額,正好受惠貿易增長。按巴塞爾三剛出爐的全球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G-Sifi)列表,列在第4級而需額外增加2.5%核心資本要求的只有匯控及摩通,更高資本令客戶更具信心,吸引更多客戶。歐智華續指匯控策略重點應以商貿為主的商業銀行,繼而是協助企業的環球資本業務。當具有經濟效益時才進入零售銀行業務。過去兩年匯控賣掉六十多項的資產都是與集團策略不符,亦意味出售資產陸續有來。

精簡節約有望增加派息

翻開年報,匯控定下的數項表現指標包括核心資本充足率、股本回報、費用比率、存貸比率等,除核心資本率外,過去幾年其餘皆未能達標。歐智華解釋主要受美國匯豐融資拖累,有千多億美元風險資產鎖在美國未能賺取回報,其它地區包括英國、中東、亞太等地區股本回報均在15%以上,香港則達25%,撇除美國業務股本回報12%至15%是可達到的合理水平。當初集團釐定費用比率48%至52%時,亦考慮匯控融資低費用率,如今因素不存在,而其它同等競爭對手均在55%至60%範圍(圖一)。這意味匯控有意重新釐訂指標。

圖一:預測2014 年開支收入比率(來源:花旗、美銀美林和瑞銀)

歐智華又指未來重點確保收益增幅大於支出(Positive Jaws),繼續精簡節約及簡化工序流程。按巴塞爾三資本計算,現時匯控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0.6%,大致合乎相關資本要求,唯英國監管機構對緩衝資本要求仍存在變數。歐智華更預示未來資本增長大於風險資產增長,有條件增加派息,又考慮回購股份以保持股本回報率。

早前匯控公佈第三季核心稅前盈利增長高於市場預測,節省成本奏效,大行紛紛唱好短中期。雖然仍受前朝遺留的訴訟困擾,情況似乎受控。若匯控走出過去陰霾,加息周期展開時,未來盈利可看高一線。◇

相關新聞
撙節成本 匯豐獲利增近1倍
匯豐省成本 將裁1萬4千人
匯豐成公司英鎊債最大經銷銀行
匯豐銀行兩年定息房貸降最低 大銀行爭相跟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