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滬港通」開啟高風險的貨幣賭注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1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從11月17日開始,官方去除了每日兌換2萬港元的限制,以期幫助滬港通順利啟動。雖然可以無限制的將港元兌換為人民幣,但是香港居民可能拒絕對這個誘惑動心。外媒分析,大陸資本外逃跡象越來越多,它將觸發人民幣貶值。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12日表示,滬港通會更方便資金外移。

外國資本爭先恐後撤離

《市場觀察》11月16日報導說,取消兌換人民幣限制可能看起來是北京一個「慷慨的大禮包」,因為隨著近年人民幣兌港元上升了三分之一,持有人民幣一直是有利可圖的舉動。

但是當局這一舉措發生在一個微妙的時刻:美聯儲縮減量化寬鬆的行動在全球貨幣市場製造了騷動,上個月日本重新投身量化寬鬆製造了進一步不穩定。

外國資本目前已經戰戰兢兢。雖然中共主席習近平上週在APEC會議上說,中國經濟面對的風險不是那麼可怕。

首先,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縮減1,000億美元。現在,分析家警告外國資本爭先恐後撤離的進一步跡象。大和證券寫道:雖然上週發佈的中國第三季度平衡國際收支數字再次顯示經常賬戶盈餘,但是在經常賬戶之外有820億美元流出。

由於從歷史上來看中國一直擁有龐大的經常賬戶盈餘並運行一個封閉的資本賬戶,投資者還沒有對它的外匯狀況感到不安。

但是那些認為中國的運作好像一個封閉的資本賬戶的人需要重新思考。大和證券的計算顯示,自從美聯儲開始量化寬鬆以來,中國套利交易/熱錢流入數量巨大,達到1萬億美元。

逆轉熱錢流入將造成人民幣貶值 兌換是冒險賭注

《市場觀察》報導說,有兩種手段被用來將資金偷偷帶入中國:套利資金裝扮成外國直接投資和虛報出口。

日本券商估計,自從量化寬鬆開始之後,實際利用的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收支數字之間的差異為6,440億美元;自從人民幣2005年開始對美元升值以來,這個差異為8,630億美元。這些資金沒有投資在實物資產,而是追逐影子銀行或信託產品提供的豐厚收益。

虛報出口的手段被更廣泛報導,香港從大陸進口的數字和中央政府報告的向香港出口的數字之間出現顯著差異。大和證券計算,從2009年中到2014年8月,差異總額達到3.58億美元。

扭轉這樣規模的資金流入有風險製造一些非常不愉快的情景,從痛苦的信貸緊縮到人民幣貶值。

中國對外國資金的新的依賴意味著它現在受制於全球資本市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當中保護它的巨大資本防火牆已經消失。

大和證券警告,經常賬戶之外的資金外流的規模在回升並威脅中國整體國際收支狀況。這是貨幣問題真正擺在投資者面前的時候。

其它外部因素施壓人民幣貶值

《市場觀察》報導說,其它外部因素也可能給人民幣施加壓力。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Albert Edwards警告,由於資產購買的水平,日元再次貶值可能失控。他預測,到明年三月末,美元對日元匯率將從目前的116日元飆升到145日元。

他預計這將拖累該地區其它貨幣包括人民幣。在連續32個月的生產價格指數下降之後,人民幣將沒有選擇,只能貶值。

這種情形給了投資者另外一個理由忍住不將港元兌換人民幣。港元畢竟是一個完全由美元支持的貨幣,並且由一個持續預算盈餘的政府發行。

責任編輯:孫芸;覆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路透:稅制不明令滬港通擱淺 外資白忙乎
「滬港通」不通 涉中共政局
11月1日滬港通將重新測試
趙邇珺:釋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信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