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北免試案遭駁回 台北市槓教育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1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基北區明年高中職入學方案,教育部以「恕難備查」回應,並列舉5大問題。台北市認為,教育部不該以這樣方式「延長戰線」;基北區目前選擇3等第、10量尺當作104(西元2015)年的比序工具,不用4標示,希望104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單上,不要列舉標示,以免造成考生混亂。

基北區11月7日公布免試方案,直接刪除會考「標示」比序項目,在「等級」後直接比「量尺」。教育部廣邀專家討論後,認為基北區的方案在適法性和合理性仍有問題。

對此,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馮清皇批評,「米已下鍋且成飯」。依據《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第6條,入學制度在基北區3市教育審議委員會通過之後,就是地方可以宣布、實施的事;教育部備不備查,北市教育局都尊重,但後果北市會負起責任。

對此,教育部次長林淑真共提出5點原因。主要是基北區第三順次的會考等級、第五順次會考量尺,分別屬不同計分原理,加上等級是「標準參照」,量尺則是「常模參照」,不要同一標準上比,將會產生高度矛盾、混亂和爭議。

另外,也違反「比無可比」才使用量尺的規範;成績單上有「標示」卻無「量尺」,跳過「標示」將產生混亂;中低程度學生程度將無法有效鑑別。

林淑真說,成績單上只有等級和標示,基北區又要用量尺當主要比序,等於「明著一套、暗著一套」,將造成高度矛盾、混亂和爭議。另外,把量尺當主要比序將造成部分中、低程度學生分不出來。她也提到,基北區的方案窒礙難行,現在不處理,104年一定會爆發問題,這樣「不負責任」,教育部會盡最大的努力,也不排除找準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的團隊溝通。

針對北市「米已下鍋且成飯」說法,12年國教專案辦公室教師陳大魁回應「飯已經煮下去,但能不能吃,還要思考。」若依基北區比序方式,104年可能造成2A++、3A+、寫作測驗5級分就贏過5A++、6級分的現象;根據台師大心測中心以103(西元2014)年資料推估,有73.6%的考生排序名次變動超過300名以上,有10.51%的人錄取學校會不一樣,有14.44%的學生原本可錄取建中,新方案卻無法錄取。◇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