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大陸兒童影視劇為何要被如此分級?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2月21日訊】近日,中國科學院的一位腦科學博士推出了首個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依照這一制度,中國的兒童影視劇被分為五個等級:TV-K(2-6歲)、TV-G(6-7歲)、TV-7(7-10歲)、TV-PG(10-14歲)、TV-14(14歲以上)。從每個等級之後所註明的年齡範圍就可看出,此次突兀的對兒童劇提出分級,除了只在孩子的年歲上大做文章之外,似乎並沒有甚麼實質的依據。

或許不少早已告別童年的成人都有類似的感受,那便是令自己兒時目不轉睛的那些海外出產的動畫片,不僅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甚至在成年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仍能為自己帶來無窮的樂趣。也就是說,一部兒童影視劇是否值得觀賞、是否讓人喜愛,與受眾的年齡段其實並無關聯。

然而,今天中國大陸出產的兒童影視劇卻要按照年齡段來進行等級劃分,實不知有何深意?且更令人費解的是,支持分級制度出台的專家在對目前大陸熱播的10部動畫片進行分級時稱,《喜羊羊與灰太狼》含有大量喜劇形式扮演的暴力行為;《熊出沒》常常有粗俗的語氣和詞彙,有中度的暴力行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和《麥兜響噹噹》則無任何暴力行為,無任何粗俗語言,無任何性愛場景。因此,《喜羊羊與灰太狼》被劃分為TV-G(6-7歲)這一級,《熊出沒》被劃分為TV-PG(10-14歲),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麥兜響噹噹》則被分到TV-K(2-6歲)這一級。

若按這樣的標準,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暴力內容對於6、7歲的孩子來說,就可以接受了;粗俗語言對於10到14歲的孩子來說,便是百無禁忌,而超過6歲的孩子,他們對那些針對2到6歲兒童製作的並不充斥暴力、色情的動畫片,則可不必再有興趣了。這番剖析聽起來著實荒誕,但終究也是由於這一分級制度本身難以服眾的依據和標準,才讓人自然而然的產生了這般風馬牛不相及的邏輯和結論。

可笑之餘,我們不得不繼續揭開掩藏在背後的險惡用心。這一毫無實際意義的分級制度居然還高調舉行了發佈會,且在發佈會的現場,600名家長居然被邀參與了一項煞有介事的名曰「被坑指數」的測試。也就是說,家長會被測到是否讓自己的孩子看了不符合年齡的動畫片。結果顯示,近三成家長的「被坑指數」超過了50分。於是,面對著這項儘管不能說明任何問題的測試結果,不少家長仍紛紛表示自責,並將孩子在看完國產動畫片之後所表現出的反常舉動、變壞的行為都歸結為自己沒能正確的引導孩子。

如此,大陸國產動畫片毒害兒童的「罪行」終於成功的嫁禍給了孩子的父母,那個主導炮製劣質動畫片、多年前便開始在黃金時段禁播境外動畫片的官方部門終於找到了推卸自身責任的絕佳途徑。事實上,國產的兒童影視劇早就因其充斥著暴力色情、低俗弱智、政治教化的內容被民眾唾棄了多年,而令人更加厭惡的正是在背後指手畫腳的中共廣電總局。

本來成長於洗腦教育中的創作者就很難將自己的天賦與才能自然的發揮出來。對於創作者來說,被「假、惡、斗」侵蝕之後的殘缺人性根本無法與兒童劇作中所應體現出的純真、無邪、友愛的主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此外,官方時刻都在尋找機會灌輸、強加的「主旋律」也毫無例外的成為一種致命的毒藥,被硬生生的攝入面向孩子的影視作品中。

可見,國產兒童劇從創作、出品到播放,這其中無不隱藏著中共廣電總局的影子。若說它是中國孩子深受國產動畫片毒害的罪魁禍首,也實不為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台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的「重大舉措」,似乎與官方毫無關聯,而是中國科學院的一位腦科學博士以「民間」的名義來公開進行的。這不得不堪稱一奇。

對中共體制有所瞭解的人或都深知,中共一提「個人自由」就恨得牙根癢,又如何能允許民間的個人或群體來公開實施某項制度呢?答案或許只有一種,那便是恐怕再次遭到民眾唾棄的中共廣電總局,在面對這項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荒誕舉措之時,只能選擇將自己藏於幕後。而一向喜歡出風頭、擺官威的中共竟能如此低調,其原因也只能在它內心的恐懼上得以找尋。畢竟風雨飄搖的局勢下,任何來自輿論的質疑或批評都有可能是一次無法承受的痛擊。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票房不及投資十分之一 漢克斯動畫秀首映慘敗
劉璇客串兒童劇《淺藍深藍》 出演神秘女店主
《麥兜響噹噹》7月公映 麥兜武當戰李小龍弟子
各路大片7月阻擊 金剛、哈利波特姍姍來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